勒內·基拉爾,20世紀著名的人文思想家、人類學家、哲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他的思想影響了諸如J.M.庫切、米蘭·昆德拉這樣的大作家。因其理論,他被譽為“人文科學的新達爾文”,是當今最具說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斯坦福大學花了近40年探索人類的意義,並以他的模仿理論為哲學、文學批評、心理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本書是勒內·基拉爾的第一個採訪集,訪談內容自1984年持續至2015年,縱跨三十余年,既是對他一生思想的梳理,又是一份對當代三十年重大事件的記錄與回應。其中彙集了關於塞萬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魯斯特、卡夫卡的文學討論,並與福山、弗洛伊德、德里達、喬治·斯坦納、尼采、海德格爾等思想巨星的觀念進行碰撞。這是一堂基拉爾面向公眾的文學、思想討論課,以當下問題切入,從文學和思想作品中找尋因由和解決方案。
本書以慾望-模仿在人類行為中的作用,以及人性中的暴力-和解因素為主要脈絡,涉及重大曆史事件及當前生活,如獵巫運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模仿、特朗普當選……這些富有感染性、生動活潑的對話,彰顯了基拉爾作為公共知識分子和享譽全球的思想家的地位,也讓我們對人性及當今的鏡像慾望時代有了更深、更獨特的理解。
作者簡介:勒內·基拉爾(René Girard,1923—2015),當代最具影響的思想家之一,人類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美國斯坦福大學與杜克大學終身教授。因創立“慾望模仿”理論享有國際盛譽,在文學、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產生深刻影響。主要作品有《祭牲與成神:初民社會的秩序》《慾望幾何學》《浪漫的謊言與小說的真實》《莎士比亞:慾望之火》等。
辛西婭·L.黑文(Cynthia L.Haven,1963—),作家,記者,曾是斯坦福大學文學、文化和語言部的訪問學者。定期為《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撰稿。曾出版《慾望的進化:勒內·基拉爾的一生》《切斯瓦夫·米沃什:加州人生》等作品。
譯者簡介:錢家音,自由譯者,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專業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譯有特里·伊格爾頓的《悲劇》、探險紀實作品《諸神之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