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卷,清孫詒讓撰,清光緒二十一年蘇州毛上珍木活字印本,即初刊本。
《墨子間詁》被公認為清代朴學家研治《墨子》最重要的學術成果。該書最初以活字本形式印行,后改為刻本。其刻本即清宣統二年刊行的所謂「定本」,亦即通行本。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點校該書即以宣統刊本為底本。台灣藝文印書館影印孫詒讓先生全集,所收錄的《墨子間詁》也是此本。而代表該書最初形態的活字印本,迄今未見出版者,甚至連中華書局點校時亦未曾參考活字本。
此次擬影印《墨子間詁》清光緒二十一年蘇州木活字印本,即該書的初刊本。其不僅保存着該書初稿的狀態,且可借以考證《墨子間詁》從初稿到定本的修改過程,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書中多有白墨描改處,很可能是作者修改意見的體現,也為有興趣研究晚清活字印本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貴的實物材料。
孫詒讓(1848年9月16日—1908年6月20日),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容,別號籀庼,浙江瑞安人。中國晚清經學大師、愛國主義者和著名教育家。與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經學后殿」「朴學大師」之譽,章太炎稱他「三百年絕等雙」。
同治六年舉人,五應會試不中。官刑部主事,旋歸不復出,專攻學術,精研古學垂四十年,融通舊說,校注古籍,著書三十余種。
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出之作。《墨子間詁》亦為注墨的權威之作。《契文舉例》為考釋甲骨文開山之作。《溫州經籍志》,被譽為「近世匯志一郡藝文之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批注》二十卷,《四部別錄》二卷,則是目錄版本學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