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制中國的晚期,城市化是發展的核心。儘管學者們一致認為,它既沒有引發韋伯式的城市自治,也沒有引發哈貝馬斯式的社會,但它的影響仍備受爭議。本書認為,這種概念性僵起源於這樣一個事實:看似連續不斷的城市擴張實際上被種種“王朝式城市主義”打斷了。作者認為,歷史學家不應將城市化視為商業化發展的副產品,而應將其視為每個朝代的制度框架和文化趨勢所塑造的過程。
\
這一特點在明朝尤為明顯,其城市發展的性質和結果被證明是由明初設想的鄉村理想所定義的。作者以長江流域的大都市南京為例,展示了在明朝時期,城市居民如何利用為農村制定的制度和文化資源,重塑城市的地位。“王朝式城市主義”的發現為這一領域提供了一條理解帝制中國晚期城市化發展的新途徑,使真正有意義的比較城市史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