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六年(四〇四)譯出。問世之后,即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纂要、注解、夾頌、宣演、義記、采微、集解、科釋、宗通、決疑、大意、直說等各種注疏達一百多種。經中主要論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現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論。
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后逐品做了講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頌做總結,以闡發自己的研究心得。《金剛經》中的疑難之處,於中剖析得淋漓盡致。
茲經版權方台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一二年七月第二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出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諸子百家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先生在台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里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
南懷瑾先生畢生講學無數,著作豐富,着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近六十部作品,並曾譯成多國語言。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內外各層次讀者的喜愛,半世紀以來影響無數中外人士;而南懷瑾先生融會東西精華、重整文化斷層的心願,亦將永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