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五代時期,中國又陷入分裂割據局面。這一時期,戰亂頻繁、山河破裂、人民流離失所、社會停滯不前,建國滅國的速度如走馬燈一樣,建元立號的國家有十幾個之多。這其中,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五個自命繼承大統,但無力控制全局的朝代,依次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梁太祖朱溫結束了唐王朝近300年的歷史;臭名昭著的後晉高祖石敬瑭,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為英明的皇帝,他勵精圖治、意欲統一,奈何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趙匡胤廢周自立,歷史又進入了相對統一的時代。
兩宋時期: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廢周自立。經過幾年東征西討,結束了五代時期的割據狀態,又一次實現統一。然而在兩宋時期,遼、金、蒙古三個少數民族政權相繼崛起,他們與宋朝之間戰爭不斷,多數以宋朝的求和妥協告終。最終,金朝攻陷宋朝首都,擄徽、欽二宗北上,北宋滅亡。宋朝宗室被迫南遷,又建立了南宋,南宋統治者腐敗無能,只顧偏安一隅,歌舞享樂,導致統治江河日下,苟延殘喘,最終被蒙古滅掉。
元朝時期:金朝衰落後,臣服於金的蒙古部落逐步壯大,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成為大汗。此後,蒙古鐵騎馳騁在亞歐廣袤的大地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費吹灰之力滅掉南宋,建立起疆域空前廣闊、影響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然而,元朝軍事上的強盛並不能掩蓋政治上的孱弱,他們對被統治階級壓迫打擊,激起人民奮起反抗,終於被明朝滅掉。
作者簡介:
白壽彝,中國著名史學家、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專家。回族。河南開封人。早年在河南中州大學和上海文治大學讀書。1929年考入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1932年畢業。30年代主要從事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和中國交通史的研究。1939-1949年,先後在雲南大學、中央大學執教。1949年應邀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史學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主任,並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歷史學會主席團成員、北京歷史學會會長、中國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代表作有《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綱要》、《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中國交通史》、《回族人物誌》等。
章節試閱
第一篇 五代時期
第一節 後梁太祖朱溫
【白壽彝講歷史】
朱溫建立的後梁,是五代中歷年最長的一個朝代,但也只有17年(907—923年)。五代開國之君,都是以前朝方鎮的身份奪取帝位。在一個朝代的內部,政權的爭奪也很尖銳。後樑的朱溫,是被他的一個兒子殺死的,而這個兒子又被弟弟殺死,最後由這個弟弟當了皇帝。朱溫於852年(唐大中六年)10月21日生於碭山午溝裡,後來被他的兒子殺死於912年,朱溫是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
一、戰亂起家,稱雄中原
朱溫兄弟三人,長兄全昱,二兄存。朱溫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王氏帶著他們兄弟三人被蕭縣劉崇家僱傭度日。父親朱誠,“家世為儒”、“皆以教授為業”。朱溫長大後,與二史朱存均“勇有力,而溫尤凶悍”,使“里人多厭之”。 唐乾符四年(877年),朱溫與朱仔一起參加黃巢起義,轉戰嶺南後來,朱存戰死,朱溫因戰功補為隊長。廣明九年十二月(881年),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今陝西西安),建立政權。朱溫所部屯駐於東渭橋(今長安東北),招降了唐夏州節度使諸葛爽。
第一篇 五代時期
第一節 後梁太祖朱溫
【白壽彝講歷史】
朱溫建立的後梁,是五代中歷年最長的一個朝代,但也只有17年(907—923年)。五代開國之君,都是以前朝方鎮的身份奪取帝位。在一個朝代的內部,政權的爭奪也很尖銳。後樑的朱溫,是被他的一個兒子殺死的,而這個兒子又被弟弟殺死,最後由這個弟弟當了皇帝。朱溫於852年(唐大中六年)10月21日生於碭山午溝裡,後來被他的兒子殺死於912年,朱溫是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
一、戰亂起家,稱雄中原
朱溫兄弟三人,長兄全昱,二兄存。朱溫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王氏帶著他們...
目錄
引言
第一篇五代時期
第一節後梁太祖朱溫
第二節後唐莊宗李存勗
第三節後晉高祖石敬瑭
第四節後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
第五節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第二篇兩宋時期
第一節宋太祖趙匡胤
第二節楊業
第三節寇準
第四節范仲淹
第五節包拯
第六節歐陽修
第七節王安石
第八節司馬光
第九節沈括
第十節蘇軾
第十一節宋高宗趙構
第十二節秦檜
第十三節宗澤
第十四節岳飛
第十五節朱熹
第十六節李清照
第十七節陸游
第十八節辛棄疾
第十九節文天祥
第二十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第三篇元朝時期
第一節元太祖成吉思汗
第二節元世祖忽必烈
第三節耶律楚材
第四節郭守敬
第五節關漢卿王實甫
後記
引言
第一篇五代時期
第一節後梁太祖朱溫
第二節後唐莊宗李存勗
第三節後晉高祖石敬瑭
第四節後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
第五節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第二篇兩宋時期
第一節宋太祖趙匡胤
第二節楊業
第三節寇準
第四節范仲淹
第五節包拯
第六節歐陽修
第七節王安石
第八節司馬光
第九節沈括
第十節蘇軾
第十一節宋高宗趙構
第十二節秦檜
第十三節宗澤
第十四節岳飛
第十五節朱熹
第十六節李清照
第十七節陸游
第十八節辛棄疾
第十九節文天祥
第二十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第三篇元朝時期
第一節元太祖成吉思汗
第二節元世祖忽必烈
第三節耶律楚材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