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倫敦(1876-1916),美國小說家。他的作品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爭取生存的原始鬥爭。他是外文譯本非常多的美國作家之一。被父親遺棄後由母親和繼父倫敦撫養長大。十四歲時因貧困輟學,開始冒險活動。他乘單桅小帆船在聖弗朗西斯科灣探險,不是偷牡蠣就是參加政府禁止捕魚的巡邏。曾充當水手去過日本。還參加1893年大恐慌中失業大軍組成的抗議隊伍,看到了蕭條的情景,並以流浪罪被投入監獄。1894年成為鬥志旺盛的社會黨人,在公共圖書館學習達爾文、馬克思和尼採的著作,形成了他自己的思想。十九歲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一年後離開學校,加入1897年的克朗代克河的淘金熱。但在第二年返回時,依然兩手空空,於是決心以寫作謀生,研讀各種雜誌,為自己制訂寫作日程表,撰寫十四行詩、民歌、笑話、逸事、驚險故事和恐怖故事,產量不斷增長。
自傳性小說《馬丁·伊登》是他的不朽著作。他根據自己在阿拉斯加的經歷寫成的作品雖然大多粗糙,但題材新穎、筆力剛勁,很受讀者歡迎。
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約翰·格利菲斯·倫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國現實主義作家。他一共寫過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短篇小說和故事,3部劇本等。主要作品有:小說集《狼的兒子》,中篇小說《野性的呼喚》《熱愛生命》《白牙》,長篇小說《海狼》《鐵蹄》和《馬丁·伊登》等。
蘇福忠,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翻譯家,編輯過《莎士比亞全集》(伍爾夫文集》《福斯特文集》等,譯作有《紅字》《月亮與六便士》《動物農場》《熱愛生命:傑克·倫敦選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