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先生自學成才,著作等身,是近代不多見的貫通經、史、子、集的史學大家;數十年的教學經歷,又使他對教授中華文史頗具心得。本書匯編呂先生於不同場合談書論學的文章近二十篇,既有習讀古代典籍的方法指導,又有其數十年歷史研究的經驗總結;方法簡捷而實用,見解精到卻不艱深,具有極強的指導性,是我輩跨入史學之門徑和階梯。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等,江蘇常州人。著名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教學工作,一生著述達一千余萬字,涉及史學、文學、經學、文字學、文化思想、民族學等多個領域,著有《白話本國史》《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中國民族史》《經子解題》,以及十多種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
張耕華,浙江寧波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史學理論、史學史和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歷史哲學引論》《人類的祥瑞——呂思勉傳》《史學大師——呂思勉》等。長年致力於呂思勉先生遺稿和舊作的整理工作,經手整理出版的呂著有《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遺文集》《呂著史學與史籍》《呂著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近代史》《為學十六法》等。2015年主持整理出版《呂思勉全集》(26冊,1300余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