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曾陪同金庸回鄉,以及為《鹿鼎記》尋根,作者和金庸與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說,是一種輕鬆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達到切近觀察,回憶聊談,互相問答,詰問歷史與人生,于如此近距離接觸中,得到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歷程,分析金庸的作品,為讀者解讀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闡明的一生,決非一個“俠”字,可涵括他複雜多變、波瀾壯闊的人生,也非一個“儒”字,能賡續他祖輩留下的儒家志業。全書以1949年為分界線,將金庸一生分上下兩篇來敘述,將金庸的個人命運軌跡置於時代巨變,又緣于一種機緣和命運,為我們留下了永遠讀不盡讀不完的篇章。“金庸”兩字,讓我們讀出:一部個人傳記,一個時代的“史記”。
張建智,傳記作家、文史學者,多年來對民國歷史、《易經》與經營文化、中醫學等有長期研究。近十多年來,對紅學與中國獄神廟的研究,填補了紅學研究的空白,深得紅學界人士好評。著有《張靜江傳》《王世襄傳》《儒俠金庸傳》《中國神秘的獄神廟》《<易經>與經營之道》《紅樓半畝地》《傷寒名方解析》《絕版詩話》《宋版之美》《嘉業南潯》《詩魂舊夢錄》《墨耕雅趣》《烏鎮》等四十余種圖書,主編隨筆散文集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