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經典藝術入門讀物,暢銷日本的美術通識課。幫你細致入微地理解西方繪畫,感受藝術的豐富內涵,真正獲得欣賞愉悅!親近600年西方優秀繪畫的魅力,用藝術超越庸常生活。
1
群星閃耀的文藝復興時代留下的珍貴遺產——天頂畫、壁畫和祭壇畫,成形於教堂、修道院、市政廳等公共場合,由畫家在建築物上直接創作。繪畫出自何處,為何創作,成為充分了解文藝復興繪畫的不可不知的背景知識。
文藝復興的「套路」透視法和明暗法是怎麼來的?被譽為「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壁畫上卻全部以人體組圖,沒有任何建築物、陰影和光源,徹底地背棄了理想主義的秩序感。提香的《聖母升天》利用已有建築拱形,通過精心計算將二維平面繪畫化為逼真的3D神跡,巧妙融合虛擬與現實。
《西方繪畫史1:文藝復興的驚愕》作者親赴諸多名畫的原創地點,觀察建築物的實際現場,發現了名家創作的縝密考慮,揭示其創作的秘密,並還原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繪畫與建築完美結合時,所產生的不可思議的震撼效果。
2
與文藝復興古典主義風格「沉重下落」的表現特色相比,巴洛克和洛可可的特色在於「飛翔狀態」,卡拉瓦喬、倫勃朗、魯本斯等畫家用極富變化的光影和動感,強烈的逼真感和戲劇效果,直擊觀賞者的心靈。
在新教的沖擊和王權集中的時代背景下,藝術贊助人除了傳統的教會,還有王室和中產階級市民。
作為宗教畫新傾向的優秀范例卡拉瓦喬,怎樣通過桌邊水果的構圖細節,消解虛構與現實的界限? 為了回應宮廷期待,魯本斯如何「導演」眾神和宗教元素,來為現實潤色?倫勃朗、華托、夏爾丹一生與教會和王室無緣,但憑借市民擁護和喜愛,在繪畫史上留下濃重華麗的一筆。
16~18世紀堪稱西方美術史的黃金時代,當今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多來自這兩百年間。《西方繪畫史2: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革新》幫你讀懂巴洛克和洛可可,在博物館觀賞美術作品時,收獲更多的藝術享受。
3
18世紀末,由於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歐洲王侯貴族和高層神職人員掌握權勢的舊體制崩潰,取而代之的是以城市資產階級為主人公的市民社會。美術世界隨之步入了多樣化時代,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接連不斷華麗亮相之時,野獸派的色彩革命、立體派的形態革命等好戲也輪番上演,兩次世界大戰時候,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繪畫和幻想表現等讓世界美術舞台更加豐富多彩。
《西方繪畫史3:從近代到現在的追詢》打破時代順序,從繪畫主題、中心思想、形式與技法等於近現代繪畫本質相關的視角,以經典名作深入淺出解讀近現代藝術流派,關於近現代繪畫的困惑,你都可以得到解答——抽象畫到底在畫什麼?莫奈的筆觸如何大膽?凡•高怎樣通過色彩表達情感?畢加索筆下的「丑女」為何被視為經典?單色畫、拼貼畫、自拍,為何也被成為藝術?
高階秀爾,日本西方美術史論名家,193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曾留學巴黎大學附屬美術研究所,主要從事日本和西方美術研究,致力於為日本民眾普及藝術知識。曾任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現任大原美術館館長。2000年因在國民藝術普及上的卓越貢獻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2012年獲得日本天皇親自頒發的文化至高獎——日本文化勛章,以表彰他對於文化發展所作的貢獻。出版有《日本近代的美意識》《西歐藝術的精神》《看名畫的眼睛》等著作和譯作近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