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項符合
探索家1:家的未來2013
的圖書
|
|
| 探索家1:家的未來2013
作者:(日)原研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9-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91頁 / 24 x 17.6 x 1.8 cm / 普通級/ 1-1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探索家1:家的未來2013 內容簡介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聯合多位國際級建築師、企業,探索居住方式的未來,思考“家”的模樣,實踐未來生活願景。
自2011開始,原研哉發起HOUSE VISION 專案,想要好好思考生活品質的問題,並且把對未來的暢想集中到了一個點上,那就是與人人密切相關的家。 以“家”連接各種產業,持續帶動設計潮流並推動產業革命,試圖打造一個投影未來理想生活的平臺。
在《探索家1——家的未來2013》一書,原研哉聯合國際級建築師/建築事務所、設計師:伊東豐雄、藤本壯介、山本理顯、末光弘和、仲俊治、杉本博司、阪茂、成瀨友梨、豬熊純、東京R不動產、東信等,以及多家知名企業,從能源、出行、複合家電、審美意識等視點,暢想未來之“家”。以“家”為媒介,為居住空間提出更有現實及長遠意義的構想。
作者介紹
原研哉
生於1958年。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負責人、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
曾獲東京ADC金獎、每日設計獎、龜倉雄策獎、原弘獎、Biennale世界工業設計大獎等多項大獎。
著有《設計中的設計》,榮獲“三得利學藝獎”。其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廣泛傳播。
HOUSE VISION 執行委員會
把“家”定位為各產業的交匯點,旨在通過“家”,為經濟注入活力。為了回應原研哉的呼籲,HOUSE VISION 執行委員會從2010年開始,以土穀貞雄和日本設計中心原設計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為核心開展活動。于東京和北京分別舉辦研究會及研討會,彙集眾多企業和建築師。
目錄
何謂 HOUSE VISION
會場構想
你若建好,他自會來
自下而上的射程
1 居住的未來——思考令人眷戀的未來之家
驪住×伊東豐雄
2 出行與能源之家
本田×藤本壯介
3 地域社會圈——共用社區
未來生活研究會×山本理顯、末光弘和、仲俊治
4 風雅之家
住友林業×杉本博司
5 傢俱之家
序
何謂 HOUSE VISION
原研哉
HARA Kenya
面向2050年以後
讓我們把眼光放得略遠一些,展望一下日本的未來吧,然後適當地運用資源、技術、才能和審美,設想一下如何實現這一未來。我們不能因經濟停滯而淡忘了日本的文化。“二戰”之後,日本作為工業國家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如今即將進入成熟期。現在到了產業升級的時代不僅要生產產品,還要創造價值,要滿懷自豪地探索一種全新的充實感。
對2050年的預測隨處可見,在不斷膨脹的亞洲經濟中,日本的形勢頗為不佳。亞洲佔據全球消費市場的一半以上,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金融中心依託亞洲經濟的活力盡顯繁榮態勢,發展重心似乎轉移到中國和印度之間,柬埔寨和老撾、緬甸一帶。韓國形勢尚可,美國這個移民大國對日漸衰落的歐洲不屑一顧, 想方設法保持著自己的體面, 而日本人口跌破一億,65歲以上人口超過了40%。乍一看,著實令人不寒而慄。
但是,不必過早地下結論,認為老齡化社會就一定是死氣沉沉的。我們冷靜分析一下,在那些經驗豐富、消費能力較高的成年人中,有著怎樣的潛在市場和文化潛能呢?相對於新加坡等國家來說,日本擁有千百年的傳統歷史,看上去似乎是異彩紛呈的。只要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和創意資源,日本今後一定會創造出其他國家難以創造的價值。
HOUSE VISION嘗試著將能源、出行、複合家電、成熟市場與審美資源的展示等多種可能性融於“家”中,並將這些可能性視覺化。未來社會高科技和生活美學交織糅合,HOUSEVISION將為您展現未來的潛能。
啟發生活智慧的家
“家”的重點,不在於滿足需求,而是在於如何啟發“生活智慧”。需求總歸是為了滿足散漫的生活,若毫無節制地滿足對享樂和低價的需求,可能會出現大量鬆散至極的身體和反應遲鈍的大腦,這是很可怕的。
如今,日本的傳統住宅已逐漸消失,消失的不僅僅是建築物本身,還有與空間秩序相伴產生的身體秩序、行為舉止,乃至感受力。隔扇、拉門、榻榻米美輪美奐,由此誕生了隔扇的開閉動作、言行舉止、對他人的禮節和關懷等,形成了美感。如果將與野性或粗魯相對立的秩序和精神稱為文化,那麼,家就是一種文化,將建築和相關的行為舉止、教養內涵融為一體。想要有一個高雅精緻的未來,就必須摸索出引導身體和意識向合理方向發展的家,以作為精神裝備。
在日本不遠的未來,對“生”的認知將愈加深刻。可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預防疾病。可以順利度過晚年,有工作能力,積極主動地生活,這將是不可或缺的修養。我們即將步入一個人自問晚年生活品質如何的時代。另一方面,“分享”這一概念也進將一步深化。經歷了回歸個體自由的時代,幸福的來源不再是獨立的個人或家庭,我們將脫離這種利己主義,萌生共存才會帶來富足和幸福的新意識。社區不是強制性的團體,而是人與人相互聯繫的感覺,人們互相支持著彼此多彩的生活。在這種感覺的驅使下, 誕生了共用廚房、餐廳和咖啡館, 共有一個寬敞的公共浴室等構想,共用社區正向我們揮手走來。
壁化的精緻技術和閑寂情趣
企業參加HOUSE VISION,並相互感應對未來之家的構想,這一“未來生活研究會”頗具啟發性。經預測,可將家電融為一體,合理地整合感測器和控制系統,即電視、空調、燈具可“嵌入牆壁”或“嵌入天花板”。屆時, 人們將不再強調方形箱體或圓形燈體的存在感, 不再想方設法地遮掩,會出現可收納在平直牆中的機器。當然會產生維修和更換方面的問題, 即便如此,廚房裡的冰箱、洗碗機、微波爐和烤箱也已經收納到牆壁之中。給水槽和電磁加熱器蓋上蓋子,水龍頭也收納起來,全平面廚房應運而生。維修和更換工作似乎將歸於專業服務領域。
另一方面,雖然從理性上來說這些具備合理性,但人們內心深處仍在追求手感、味道和閑寂的情趣。因此,人們會在最小的空間內,擺放歲月愈久、味道愈濃的厚重木桌,也會更加重視那些不被收納在牆壁裡的物品茶碗、茶杯、筆墨紙硯的品質。依照日本的審美觀念,理想的生活是空無一物,見的地方放置最少的物品,故上文中描述的趨勢是合情合理的。近年來,生活工藝風捲土重來,或許是與精緻技術相對立的日本式感性東山再起了。
最小的空間內隱藏著的精密的感測器和資訊終端, 正在與人體資訊和行為舉止悄悄地對話。“家”是我們的寄身之所,與作業系統和雲技術相對立,是高科技產業的另一塊基石。“智慧”超越了簡單的能源聯繫,升級為技術和感覺之間的聯繫, 日本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前行。
6個家和1個共用社區
從生產被稱為“三種神器”(指汽車、彩電和空調)的單體工業品,到培養生活智慧,在製造業範式的這種轉變過程中,“家”成了重要的產業聯結點。
進入全球化時代,產業向亞洲乃至全球開放。日本作為大本營,在應用科學技術之前,首先讓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發揮作用,進而構築未來社會。HOUSEVISION 2013東京展著眼于以自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年人的智慧和經濟能力,從以下要點出發,思考“家” 的內涵,並以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
1.思考高科技的、令人眷戀的未來之家。
2.能源、移動性、居住空間無縫銜接。
3.展示分享的可能性,增強共生意識。
4.將日本的審美觀用作未來資源。
5.培養自主打造住宅的能力。
6.通過“纖細、精心、緻密、簡潔”的理念打造居住空間。
7.對於建築和不動產的再生利用,學習相關知識,培養能動性。
眾多企業和建築家參與了這項計畫。最後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案——6個家和1個共用社區。
“家”是創造高品質的“生”的場所。每一個人都應當自主地去打造一個居住空間,既感到充實,又心懷自豪感。期待這個項目能夠引發一場小小的思想覺醒。
詳細資料
- ISBN:9787508694726
- 規格:平裝 / 191頁 / 24 x 17.6 x 1.8 cm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大陸
|
|
|
| 作者:國家地理學會叢書部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66折: $ 158 | | 作者:顧爺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24-01-10 66折: $ 937 | | 作者:達瑞爾.賈府拉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2-26 66折: $ 251 | | 作者:維桑特.賴德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2-26 66折: $ 1043 | |
|
| 作者:和山やま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10-07 $ 180 | | 作者:施威銘研究室 出版社: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8-08 $ 473 | |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 | 作者:學研編輯部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0-02-13 $ 224 | |
|
| $ 331 | | $ 394 | | 作者:周思齊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0 $ 711 | | 作者:謝志高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24 $ 28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