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乾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歷史背後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
第6冊《大分裂時代》緊緊圍繞「分類時代的文化活力」,幫助大家重新認識所謂的「魏晉南北朝」這一段分裂時期,你會看到:中國歷史上流傳甚廣的「五胡亂華」這個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人物誌》和《世說新語》這兩部奇書精彩呈現了六朝品評人物的風氣;南北朝文學在詩歌創新和聲韻結構上都有突出的成就,為唐詩鋪好了路;北魏是聯結秦漢與隋唐這兩大帝國的關鍵,理解隋唐,必須先理解北魏的制度創舉;梁武帝努力爭取寺院勢力,以便與門第莊園抗衡,卻未能如願……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2018—2019年推出——
第一輯:起源與定型:從共主到君主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1: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2:文明的基因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3:從列國到帝國新石器時代星羅棋布的文化在黃河中下游匯聚,形成了夏、商、周三個強大的氏族部落,他們同時並存,互相競爭,相繼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國家政權的起源形態,商用文字和青銅器展現治理的實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將這一切定型,並借著春秋戰國諸國的彼此競爭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國延伸到更廣的地方,帝制從此定型。
第二輯:生長與進取:帝國治理下的和平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4:帝國的昂揚精神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5:危機與考驗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6:大分裂時代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7:新帝國的試驗匈奴與兩漢、突厥與隋唐,還有中間作為過渡的鮮卑帝國,各自實踐了不同的帝國形態,中國開始了帝國模式的新嘗試。匈奴是北方遊牧帝國的原初形態;突厥則是其生長形態。西漢是爆髮式的,由內而外將中國的範圍前所未有地擴展開來;東漢是內斂型的,皇帝和貴族通過分享權力維持帝國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將北方遊牧和南方農耕成功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典型的大一統中國。
第三輯:成熟與巔峰:從大陸到海洋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8:新時代的開端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9:分裂與互動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0:世界性帝國生長中的中國向外進取,成熟期的中國向下紮根。遼、金、西夏、宋各自繼承了前代的遺產,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內尋求原發動力,中國的官僚體系、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在此達到成熟狀態,中國的形態不僅成為後世的樣板和楷模,更通過蒙古這個世界性大帝國向全世界發散。
第四輯:危機與變革:帝制的黃昏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1:光明與黑暗並存的時代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2:帝國的千年變局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13:希望與絕望交雜的時代世界的格局已經變化,亞歐大陸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體化和工業革命的浪潮侵襲。在中國,遊牧與農耕的對抗變成中國與世界的對抗,海岸線取代長城成了中國歷史的主軸。漸漸被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經歷痛苦和掙扎,也迎來希望和重生。
楊照,歷史學家,1964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兼修考古學和人類學,入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研究所,為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師從張光直先生和杜維明先生,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人類學。曾任職于「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兼任多所大學講師,后以歷史學術普及和歷史寫作為重心。楊照現任台灣誠品講堂與敏隆講堂講師,常年開設一系列關於中國歷史和中國經典的課程,他的歷史創作延續呂思勉、錢穆的治學和教學路徑,將艱深而豐富的學術成果以生動通俗的方式傳達給大眾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