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是什麼?丑只是美的反面嗎?丑的範疇有哪些?繼全球驚艷的《美的歷史》之後,博學大師艾柯再推《丑的歷史》,以豐富的圖文資料與獨特的見解深度剖析世人對“丑”的成見,顛覆傳統審美觀,形成一部異彩紛呈的審丑觀念史。他親自保證:“《丑》比《美》更精彩。
艾柯為《美的歷史》撰寫的這部姊妹篇既是對視覺的衝擊,也是對思維的挑釁。艾柯嘗試把丑作為歷史和文化批評的一部分做進一步的分析,呼應上一次的尋美之旅。這種兼收並蓄的研究別具一格,必將吸引文化和藝術史學者以及一般讀者對這個頗受冷落的主題產生興趣。
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於1932年,現居米蘭,執教於博洛尼亞大學。他是享譽國際的作家、符號語言學權威、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艾柯被譽為“當代達·芬奇”,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出版過140多部著作,橫跨多個領域,都有經典性的建樹。他在歐洲已成為知識和教養的象徵,知識分子都以書架上放一本艾柯的書為榮。
彭淮棟,生於1953年,台灣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出版公司編輯,現任報紙編譯。譯文以典雅著稱。曾譯《美的歷史》《丑的歷史》《無限的清單》《西方政治思想史》《現實意識》《格格不入》《論晚期風格》等數十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