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謝新才和孫悅所合著的《中藥臨床/中醫心閱》一書為「中醫心閱」叢書之一。
為作者20余年思考中醫中藥的心悟之作。
本書分上篇中藥總論(含中藥理論、中藥藥性、藥物的相互作用、中藥藥理學4章)、中篇用藥思路(含引經藥和引藥,部位選藥、臟腑選藥、性能選藥、時間選藥和病症選藥,中藥現代化和西藥中藥化3章)以及下篇臨床應用『含感冒、咳嗽、喘證、肺脹、肺癰、肺癆、胸痹(冠心病)、癲狂、癇證、痞滿(胃下垂)、泄瀉、痢疾、便秘、便血、頭痛、肝炎、鼓脹、水腫、淋證、陽痿、不育症、糖尿病(消渴)、郁證、汗證、虛勞、痹證(風濕性關節炎)、痿證、乳癰、甲亢(癭瘤)、瘰癧、腸癰、丹毒、脫疽、燒傷、凍瘡、毒蛇咬傷、腦外傷、粉刺、癮疹(蕁麻疹)、脫發、月經病、崩漏、帶下、不孕、痄腮、兒童多動綜合征、鼻淵、鼻鼽、鼻衄和白內障(圓翳內障)50章]分別進行闡述。
既有理論探討,又有臨床實踐,科學性、實用性強,並具有創新性,對中醫中藥理論研究、繼承與發展以及臨床實踐均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用心閱讀,定能獲益匪淺。
謝新才,男,醫學碩士,主任醫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學術流派研究與傳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針灸學會理事會理事,北京針灸三通法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第一屆針灸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師從著名老中醫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12歲即受伯父中醫傷科等的影響,喜愛醫學,並隨伯父學習傷科;1983年考入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似如魚得水,每每暢想於杏林醫海,博采眾長,精通方藥;1992年考入北京市中醫研究所針灸專業研究生,學習賀普仁教授針灸三通法;2003年被選為國家第三批中醫學術繼承人,再次師從賀老。並深得老師真傳;2008年入選新名醫戰略工程;2012年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全國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工作20余年,主編、參編書目10余本,發表論文10余篇。在臨床治療中,創立「審因施治是根本、辨證論治為綱領」的理念,常感針藥之有神,治病以調治為主,可針可藥,或針藥並舉。擅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癲癇、小兒弱智、腫瘤、傷科疾病等各種疑難怪病。座右銘:「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