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正骨”發於民間,其正骨技藝源自百年之前老北京西城地區的“宏廟正骨”,60年來,豐盛骨傷歷經六代傳承,正骨技術不斷創新,在繼承《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的基礎上,總結提煉了出“摸、拉、提、按、推、擠、扣、接”為主要技術特色的八種接骨技法;強調骨折治療應注重整體,形成了“穩准輕巧、內外兼治、筋骨並重、功能至上”的正骨學術特色;總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套路正骨手法,如治療鎖骨骨折的“架肩三法”、治療踝關節骨折的“四步正踝法”等,凸顯正骨手法之靈巧和精妙。該書總結整理了豐盛正骨在骨折治療中的精髓。該書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彰顯了骨折中醫治療之思想與技巧。
齊越峰,蒙古族,197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豐盛正骨”代表性傳承人、“清宮正骨”流派學術傳承人,第六批北京市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北京市豐盛中醫骨傷專科醫院院長、骨傷科學科帶頭人。獲首都中青年名中醫、北京市複合型中醫藥學術帶頭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125”人才、北京市西城區“百名英才”稱號。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市第十三屆、十四屆政協委員,北京市總工會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第四屆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4年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2002年獲中醫骨傷科博士學位,師從全國首屆名中醫、“清宮正骨”流派代表性傳承人孫樹椿教授。臨床中遵循“手法複位,功能至上”的治療理念,突出中醫骨傷特色,擅長骨關節損傷、脊柱相關疾病的手法治療,尤其對骨折閉合複位、脊柱和關節損傷有深入研究。曾主持10余項科研課題,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及參編專業圖書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