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國瓷器大發展的時期,瓷窯星羅棋布,遍于全國南北各地。宋代瓷窯有“官窯”與“民窯”之分,北宋和南宋時期,宮廷所需瓷器由官辦瓷窯進行生產,這種官辦瓷窯,一般簡稱為“官窯”。
官窯是從燒“貢瓷”發展而來的。唐代的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根據文獻記載以及考古資料證明,在當時就大量向朝廷進貢瓷器。宋代由于宮廷的特殊需要,“貢瓷”已經滿足不了宮中的需要。所以一種專門為宮中需要而生產的官窯就應運而生了。
“民窯”則不受宮廷的任何束縛,工匠來自民間,所產瓷器均供城鄉民眾所需。這是“官”、“民”兩窯的根本區別。這兩種瓷窯的共存,不僅是宋代瓷器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促進這時期瓷器發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