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兒童:美國中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指南(第4版)》由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資助翻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引進出版。它以“全美外語學習目標”為指導原則,反映了全球中小學及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是目前北美地區唯一一部內容全面翔實的教法指南。新版特別關注英語、漢語等語言教學實踐,是北美外語教師案頭必備的教學“聖經”。
作者簡介:
海倫娜﹒ 柯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語言教育家。作為密爾沃基公立學校的外語課程專家,她長期從事K-12外語教學和ESOL項目(母語非英語者的英語項目)的協調和管理工作。曾任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副教授,指導過ESOL教師的崗前培訓。海倫娜現已公開發表數篇關於教學指導的文章,並獲得過美國國家和州政府獎,她為語言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她是以為享有國際聲譽的專家,在第二語言教學法和課程研發、雙語教學、沉浸式教學以及雙向沉浸式教學(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等領域都頗有建樹。同時她還在25個國家擔任客座講師、顧問和訪問學者。
章節試閱
兒童被譽為天生的語言學習者,這種觀點不無道理。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非常輕鬆地掌握母語。到了六歲,其語言的流利程度足以讓非母語學習者羨慕不已。有些家長將孩子放進一個陌生的、第二語言的環境當中(例如全外語授課的小學),就會看到這樣的奇蹟:大約六個月以後,孩子們就開始在新的環境裡遊刃有餘了,其外語水準是家長即使花費相同時間認真學習也望塵莫及的。
以上這些例子似乎告訴我們,幫助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簡單地將他們置於目的語的環境中,然後站在一旁任其發展,等待奇蹟的出現。然而這一方法並不是對每一個孩子熟練地掌握語言都是有效的。一些語言學及心理學理論則可以幫助解釋孩子們那看似毫不費力的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使我們能夠洞察如何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奧秘。理解這些理論,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差異,瞭解孩子們在不同成長階段中所體現出來的特點和其中的發展規律,都有助於教師制訂合理的課程計劃和設計有趣的課堂活動,使孩子們能更有效地學習語言。
……
兒童被譽為天生的語言學習者,這種觀點不無道理。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非常輕鬆地掌握母語。到了六歲,其語言的流利程度足以讓非母語學習者羨慕不已。有些家長將孩子放進一個陌生的、第二語言的環境當中(例如全外語授課的小學),就會看到這樣的奇蹟:大約六個月以後,孩子們就開始在新的環境裡遊刃有餘了,其外語水準是家長即使花費相同時間認真學習也望塵莫及的。
以上這些例子似乎告訴我們,幫助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簡單地將他們置於目的語的環境中,然後站在一旁任其發展,等待奇蹟的出現。然而這一方法並不是對每一個孩子...
目錄
第一部分學習者
第1章青少年學習者的特點
1.1 “第二語言習得”
1.2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1.3學習者的發展特徵
第二部分溝通
第2章創造溝通環境
2.1將意義作為設計課堂活動的優先考慮因素
2.2什麼情況下“溝通”變得不可溝通?
2.3為課堂練習和活動創造情境
2.4用目的語教學:溝通情境
第3章在三種模式中構建溝通
3.1三種溝通模式:人際溝通模式、理解詮釋溝通模式與表達演示溝通模式
3.2人際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1.1)
3.3理解詮釋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1.2)
3.4表達演示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1.3)
第4章關注人際溝通:同伴合作與小組活動
4.1合作結構:合作性學習和互動性語言任務
4.2小組和同伴合作活動的課堂管理
4.3語言初學者的小組合作活動範例
4.4適合語言初學者的同伴合作活動範例
第5章早期語言課堂中的讀寫能力
5.1口語與書面語之間的聯繫
5.2奠定第二語言讀寫能力的基石
5.3在早期的語言課堂中培養讀寫能力
第三部分設計
第6章教學設計:大綱、單元和單課的主題教學設計
6.1在早期語言教學中採用主題教學的意義
6.2針對K-8課堂的主題設計
6.3日常課程計劃
6.4差異化教學
6.5整體教學設計
6.6設計沉浸式、雙語和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
第7章運用教學評估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進步
7.1評估學生
7.2實踐評估
7.3構建有效的評估觀察
7.4同伴評估
7.5家長參與評估
7.6檔案夾
7.7評分
7.8全美外語教學學會K-12學習者能力標準指南
7.9全美外語教學學會綜合實踐評估
7.10課程評估
7.11學生成就測試
7.12對於測試的建議
7.13教師評估
第8章成功管理早期語言課堂
8.1教師控制之外的因素
8.2教師控制範圍之內的因素:課堂管理基礎
8.3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巡迴的特別因素——手推車
第四部分文化
第9章在課堂上體驗文化:語言、文化與課程互動
9.1在課堂上體驗文化
9.2文化與標準
9.3比較文化(標準4.2)
9.4辨別可把文化融入教學的資源
9.5幻想體驗/虛擬旅行
9.6班級交流
9.7建立全球意識與多元文化意識的教育
9.8其他活動
第五部分貫連
第10章學科內容與語言及文化相貫連——貫連標準和與學科
知識相關的教學
10.1貫連語言與學科知識
10.2貫連語言與學科知識的項目
10.3貫連其他學科進行教學的理由
10.4適合貫連其他學科教學的課程(標準3.1)
10.5使用語言獲取只有用目的語才能獲得的資訊和認知(標準3.2)
10.6語境融入和語境缺乏的語言任務
10.7一般學術技能的應用
10.8幫助學生獲取學科知識的策略
10.9備課時貫連其他學科知識要考慮的因素
10.10貫連語言與學科知識的挑戰
第11章沉浸式教學項目:培養雙語人才
11.1沉浸式教學:是什麼?如何進行?效果如何?
11.2各種類型的沉浸式教學項目
11.3語言與學科內容相結合
11.4沉浸式項目中的生活:教師視角
11.5傑出典範——安克雷奇學區沉浸式項目(日語、俄語和西班牙語部分沉浸式項目以及西班牙語雙向沉浸式項目)
第六部分資源
第12章為早期語言課堂儲備教材與資源
12.1有用的日用品、材料和設備
12.2聰明地選取和利用教材
12.3選取教科書和其他課程材料
第13章讓語言生動起來
13.1遊戲與活動的指導原則
13.2課堂遊戲與活動
13.3在早期語言學習課堂中使用玩偶
13.4課程中的歌曲
13.5手工活動
13.6使用投影儀和數碼視頻展示台的活動
第14章用科技讓語言生動起來:一種特別的資源
14.1學生與教師的國家教育科技標準
14.2語言項目的科技和設計
14.3科技提升學習環境
14.4基於科技的學習項目與活動
14.5使用因特網資源
14.6電子學習檔案
14.7在早期語言課堂教學中使用錄像
第七部分課程
第15章早期語言課程理論依據及支撐
15.1外語理論依據從何而來?
15.2早期語言學習的支持力量
15.3教師作為支持力量
第16章以史為鑑,促進現在和未來發展
16.1美國早期語言學習歷史回顧
16.2對兒童語言學習的興趣復甦
16.3 K-12語言學習構想
第17章設計、開展與銜接有效的早期語言課程
17.1課程設計過程
17.2掌握背景知識
17.3理念
17.4目標
17.5課程模式
17.6開展課程的不同方法
17.7課程安排
17.8 K-12外語課程的銜接
17.9課程
17.10教學資源
17.11語言的選擇
17.12誰應該學習語言?
17.13人員配備(教師和教師招募)
17.14資金預算
17.15空間配置
17.16來自現有學區的支持
17.17項目評估
17.18學生評估與評分
17.19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
17.20共用經驗和心得——網絡構建
第八部分教師
第18章為早期語言課程培養專業教師
18.1教師培訓
18.2不斷壯大的K-8專業語言教師隊伍
附錄全美外語教學學會
第一部分學習者
第1章青少年學習者的特點
1.1 “第二語言習得”
1.2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1.3學習者的發展特徵
第二部分溝通
第2章創造溝通環境
2.1將意義作為設計課堂活動的優先考慮因素
2.2什麼情況下“溝通”變得不可溝通?
2.3為課堂練習和活動創造情境
2.4用目的語教學:溝通情境
第3章在三種模式中構建溝通
3.1三種溝通模式:人際溝通模式、理解詮釋溝通模式與表達演示溝通模式
3.2人際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1.1)
3.3理解詮釋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1.2)
3.4表達演示溝通模式中的溝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