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的是觀音菩薩畫像,多為工筆設色畫法,總計為326幅作品。觀音為佛教大乘菩薩之一,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美譽而深得民心,在我國具有最廣泛最普遍的信仰群體。夏荊山所以選擇這樣的主體,一是基於對觀音菩薩的敬仰和膜拜,更多的還是被菩薩的純潔、善良、濟世利群的高尚品德和慈悲為懷的精神所感動;二是當今物欲橫流、爭名奪利的現實存在,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紛爭和煩惱,需要喚起菩薩心腸,以仁義之心、仁愛之舉普度眾生,圓滿功德。因此,夏荊山筆下的觀音菩薩嚴謹工整,端庄美麗,神采飛動,出神入化,除了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外,更是一種精神領地的守護。畫中撲面而來的靈光仙氣,深化無跡,氣韻高妙,處處可見佛光盡染、天降甘露、博愛至深、仁慈無比的聖境。
夏荊山,當代佛畫藝術大師,1927年出生於山東濰坊,長期旅居海外,於古稀之年回到國內。他終生信佛、學佛、敬佛、畫佛,致力於佛畫藝術的研究和創作。歷經40多載的寒暑冬夏,他共完成了佛教題材繪畫作品七千余幅,內容包括了佛家弟子所信仰對象的方方面面,多為工筆重彩畫法,其中超過丈二的巨幅作品有500多件。夏荊山的一生以震古爍今的浩翰畫卷,集中外佛畫藝術瑰寶之大成,熔古今丹青妙法於一爐,不僅創下了空前數量的佛畫藝術作品,還把歷史悠久的中國佛畫藝術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夏荊山的佛畫藝術代表了中國佛畫藝術發展的頂尖成就,充分體現出他的「繼承前人之妙慧,發願心,傾智力,續接於斷層,挽救於失傳」的思想。夏荊山是中國佛畫藝術的繼承者、光大者與創造者,他的佛畫藝術所形成的自我藝術體系,具有自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