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為核心的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五大發展理念,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徵,順應了時代要求,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深入理解、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對於中國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創新是帶領發展的第1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就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樹立協調發展理念,重點在於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就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就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清潔生產和綠色消費,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新貢獻。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樹立開放發展理念,就是要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用發展就要讓全體人民共用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方面建設成果。樹立共用發展理念,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帶領中長期發展的理念。創新發展,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培育新動力的必然選擇;協調發展,是縮小發展差距,解決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舉措:綠色發展,是協調入與自然關係、還人民群眾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宜居環境的客觀要求;開放發展,是統籌國內外發展,由“追趕”“跟隨”到“帶領”並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的必由之路:共用發展,是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讓群眾生活更美好的重要途徑。
為了使讀者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瞭解新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我們回應黨和國家關於“全民閱讀”的系列計畫與行動倡議,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這套“財經新知文叢”書系。“文叢”為開放性通俗讀本,結合讀者對於財經問題的關切,分別以不同的主題系列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