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何在?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每個人都會追問自己這些問題。
本書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重要代表作,分為兩部分:“一種人生觀”和“人生與哲學”,共計21篇文章。第一部分是其20世紀20年代的馮友蘭重要著作《一種人生觀》一書,第二部分“人生與哲學”是馮友蘭文章精選,是對《一種人生觀》所闡述的人生哲學觀念的補充。在本書中,馮友蘭先生從哲學角度進入,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血脈之中攝取養分,為我們提供了人生觀問題的一種答案。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留學于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1924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后,曾任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長期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在哲學思想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面自成體系,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現代新儒家”。著有《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簡史》等,均是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