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祿命術的發展歷史中,紫微斗數這一塊居然是空白,且紫微斗數的學術研究狀況也着實令人費解。首先,作為清末流行至今的祿命術,目前連創作者和創作年代都無人搞清。第二,坊間常有南派、北派、飛星派、中州派以及不時冒出來的什麼秘傳派別,不但相互矛盾,也無可靠的史料可依。第三,構成元素、起盤方式非常特殊,像十二宮、命宮身宮等概念,似乎來自域外星命術或五星術,但順序和排法不同;所用星曜不再是日月五星而代以中國古代天文中的南北斗星名,排布方法也並非依據真實星象而另有難以琢磨的數學規則,等等。按理來說,以紫微斗數這種命學“頂流”,這些問題早該有很多人嘗試解決,但在寫就本書之前,只有何丙郁、梁湘潤兩位分屬國際科學史界和命理學屆的扛把子就其來源和原理做過專文或專著。但前者受限於域外星命術框架而不精中國傳統術數之理哲,後者專精隋唐后的五行大義和子平術卻不懂天文學史而無法建立縱向流變視角,遑論兩人連派別和版本都沒有搞清楚(最重要的版本在中國大陸,所以不怪他們),故所得結論不全面且流於淺表。另外,《紫微斗數全書》序言稱其傳出者為明嘉靖狀元羅洪先,關於當中最神秘的五行局數與紫微星排布法又為明末傑出易學家邱維屏撰文解析,而彪炳中國文化史的羅振玉還親為民國傳奇命理學家王栽珊的斗數專著題字。由此可知,紫微斗數確實為內行極重視的上乘術數。
本書首次釐清各版本並確定南北分派、考據創作者/創作年代和各版本先後順序等常規學術任務,又以科學史拿手的數理研究方法首次分析了各派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包括名稱來源和天文數理規則)、首次解析了南派斗數最神秘獨特的核心算法(五行局數與紫微星排布的數學原理),並以當中確鑿的史料和分析推翻了何丙郁關於紫微斗數來自太乙人道命法、梁湘潤關於紫微斗數來自五星術、王亭之關於南派斗數來自北派斗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的生辰星占術基本都以黃(赤)道與日月五星為根本框架,只有南派紫微斗數是以北極/北辰以及南北斗為核心來創作推算,而這種對於北極/北斗的特殊尊崇自夏朝甚至之前便為中國所獨有並一直流傳融匯在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也就是說,紫微斗數在世界天文學史/星占學史中也將佔據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這在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崛起並日益興盛的今天,無疑是件喜事。
關靜瀟,女,北京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藥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天然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學位,因對佛教興趣濃厚,遂棄醫從文,考入陝師大宗教研究中心學習中國佛教史,獲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任職出版業,先後任文字編輯、策劃、主編,領域兼跨社科人文、財經科技等。后隱居獨自精研佛教史與古代天文學史,又考入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人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天文學史、佛教醫學思想史及中外科技交流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