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元代著名道家陳致虛的主要作品集,包括《金丹大要》十捲、《參同契注》三卷、《悟真篇三注》三卷,並收錄《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以及《革象新書》等。《金丹大要》一明代《正統道藏》所藏上陽子金丹大要為底本,並參考了明代以來的7種版本加以整理。《參同契分章注》一道光二十一年傅金銓星霽堂藏本為底本,參考了清代《道藏輯要》等10種版本。《悟真篇三注》以巴蜀書社《藏外道書》所影印的清刊本傅金銓《頂批悟真篇三注》為底本,參考了《道藏》本《紫陽真人悟真篇三注》等4種版本。
陳致虛(1290~?),元代著名內丹家。字觀吾,號上陽子,江右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生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庚寅,卒年不詳,據傳得仙而去。早年慕玄好道,博通群籍。天歷二年(1329),遇趙友欽(字緣督)于湖南衡陽,受傳金丹正道。其後,又遇青城老仙親傳,授以“先天一氣、坎月離日金丹之旨,抽添運用火候之秘”。考趙友欽系北宗正脈,而青城老師當係為南派嫡傳。故上陽子精通南北丹法,能合流南北二宗,傳道甚廣,對後世丹家影響至深。在內丹理論的構建上,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巨擘,堪稱《悟真篇》后丹道理論締造第一人。
盛克琦(曾用名盛克奇),河北唐山人。原籍天津薊縣。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丹道與養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唐山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道學大江西派第6代。師承于陳毓照先生(1926—2012),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胡孚琛教授悉心指導,學習傳統道家文化。主要著作:《全真選讀》《西遊記探幽》等十余部古籍整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