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筋膜拉伸 內容簡介
向讀者展示了一套易於理解和方便操作的手動筋膜拉伸療法,這一拉伸療法是在兩位作者數十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獨特的治療手法。
本書後半部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一系列針對身體不同部位的拉伸方案,直觀易掌握,可操作性強。既可以成套採用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由組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個體性。
作者介紹
安·弗雷德里克
曾是一名專業舞蹈練習者,自1992年以來,一直從事手動治療,特別是在柔韌性訓練領域,專注於輔助個人拉伸、團體拉伸和舞蹈教學,曾服務於美國國家男子摔跤隊。
克裡斯·弗雷德里克
自1989年以來一直從事物理治療師工作,專注於手動治療及運動處方,尤其擅長筋膜拉伸與肌筋膜運動整合方面。他有著豐富的舞蹈背景,既是古典芭蕾專業舞蹈演員,又是舞蹈理療專家。克裡斯也精通古代運動和治療藝術,如太極和氣功。
兩位作者都獲得了湯瑪斯·梅爾斯的“運動肌筋膜整合”認證,並且是暢銷書《拉伸致勝》的作者。近20年來,克裡斯和安在筋膜拉伸療法、運動肌筋膜整合和物理治療方面取得了領導地位。他們現在是拉伸致勝學會的董事,並開設了筋膜拉伸認證培訓講習班。
目錄
第一章 關於拉伸的爭論 1
一、研究中的消極結果 2
(一)傷痛 2
(二)力量、爆發力和速度 2
二、研究中的積極結果 3
拉伸組織和細胞 3
三、從關於拉伸的研究中獲得觀點 4
四、新定義 5
(一)柔韌性 5
(二)形態與功能 7
五、拉伸整體 7
六、有證據表明我們的細胞是生物張拉整體結構 8
七、預應力體的柔韌性與穩定性 9
八、肌筋膜張力 10
九、細胞扭轉 11
十、拉伸修復受損細胞 12
十一、拉伸對本體感受器和內感受器的影響 13
十二、筋膜拉伸療法的評估和治療模型 14
十三、總結 14
參考文獻 15
第二章 解說筋膜拉伸療法 19
一、同步呼吸和運動 20
(一)運動 20
(二)呼吸 20
(三)運動與呼吸相結合 21
二、調整神經系統以適應當前需求 21
三、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 22
四、無痛增加活動範圍 23
調動和牽引—擺動—環轉(TOC) 24
五、伸展神經肌筋膜,而不只是肌肉 24
機械性刺激感受器的位置 25
六、使用多個運動面 25
七、以整個關節為目標 26
八、用牽引獲得最大伸長 27
九、促進身體反應以獲得最佳效果 29
十、根據當前目標調整拉伸 30
(一)強度 30
(二)持續時間 31
(三)頻率 31
(四)總結 32
十一、筋膜拉伸療法的禁忌證 32
十二、筋膜拉伸療法適應證 33
(一)疼痛 34
(二)有或沒有疼痛的結構條件 34
(三)運動 34
十三、總結 34
參考文獻 35
第三章 比較和對比 37
一、常見的拉伸和途徑 37
(一)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PNF) 37
(二)筋膜拉伸療法(FST) 38
(三)動態獨立式拉伸(AIS) 39
二、其他現代拉伸方法和技術 40
三、古代拉伸技術 40
四、與拉伸整合的手動療法技術 41
五、總結 41
參考文獻 41
第四章 評估 43
一、觸診素養 44
二、運動和活動局限 45
三、讓我們開始吧 45
四、簡述評估技術 46
五、SITTT 47
六、評估流程:全域到局部,靜態到動態 49
(一)姿勢測試 49
(二)肌筋膜測試 56
(三)關節測試 57
(四)神經測試 57
七、運動評估總結 57
八、基於診療床的評估 58
九、被動運動 59
十、TOC評估 59
(一)牽引 59
(二)擺動 59
(三)環轉 60
十一、抵抗被動運動(R1~R3) 60
十二、抗阻運動(FST—PNF) 62
十三、總結 63
參考文獻 64
第五章 下半身技術 65
一、技術的關鍵概念 65
筋膜拉伸療法的十個基本原則 65
二、十項原則實踐指南 66
(一)呼吸 66
(二)神經系統 66
(三)順序 67
(四)沒有痛苦的收益 67
(五)神經肌筋膜 67
(六)多運動平面 67
(七)關節 68
(八)牽引 68
(九)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PNF) 69
(十)當前目標 69
三、運動範圍評估 69
(一)組織感受抵抗的解釋 69
(二)呼吸技術 70
(三)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PNF)技術 70
(四)筋膜拉伸療法—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FST—PNF)方案樣本 71
四、治療師成功的秘訣 72
(一)最重要的兩個竅門 72
(二)更多竅門 72
(三)溝通 73
(四)軀體力學 73
(五)個人適應性 74
五、系統命名法 75
六、總體評估 75
(一)重點觀察 75
(二)髖關節間隙移動 75
(三)檢查腿的長度 76
(四)雙腿牽引 77
(五)單腿牽引 77
(六)檢查側移(移到治療師的右側) 79
七、運動範圍評估熱身和FST—PNF拉伸—屈腿單關節 82
(一)環轉(運動) 83
(二)髖關節/膝關節屈曲—股後肌群、臀肌、腰骶—SBL、FL 85
(三)髖關節外展並伴有髖關節/膝關節屈曲—膕繩肌、臀肌、腰骶肌、髖關節
內收肌—SBL、FL、DFL 87
(四)髖關節屈曲、外展和外旋—內側膕繩肌和內收肌—SBL、FL、DFL 89
(五)髖關節屈曲、外展和外旋—內側膕繩肌和短內收肌—SBL、FL、DFL 90
(六)下背部或胸部旋轉—胸腰筋膜、整個臀大肌、臀大肌中部、髖關節囊—
SBL、SPL、FL 92
(七)跨越軀幹牽引 95
(八)腰背部旋轉,髖關節屈曲、內收—胸腰部、後髖關節—SBL、SPL、FL 96
(九)“臀囊”:胸腰部旋轉,髖關節屈曲外旋,膝關節屈曲—胸腰部、腰方
肌、腰骶部、髖部旋轉肌群—SFL、SPL、DFL 97
(十)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收,膝蓋關節彎曲45°—臀中肌、梨狀肌—LL、SPL 99
(十一)髖關節屈曲、內收、外旋,膝關節彎曲90°—伸直肌群臀大肌—FL 102
八、關節活動度評估、熱身和FST—PNF拉伸—直腿和多關節 104
(一)髖關節屈曲,膝關節伸展—膕繩肌—SBL、SPL 104
(二)髖關節屈曲、外展,膝關節伸展—內側膕繩肌—DFL、SBL、SPL 105
(三)髖部屈曲、外展,膝關節伸展—焦點在內側膕繩肌—SBL、SPL、FL、
DFL 107
(四)髖屈曲、外展,膝關節伸展—焦點在長內收肌—SB、FL、SPL、DFL 109
(五)髖屈曲、外展,膝關節伸展—膕繩肌和長內收肌組成—SBL、FL、SPL、
DFL 110
(六)髖屈曲、外展,內旋配合腰椎旋轉—腰部、臀大肌、髂脛束、腓骨—
SBL、LL 111
(七)髖屈曲、外展,膝關節伸展,腰椎旋轉—腰部、外側膕繩肌、臀大肌、
髂脛束、腓骨—LL、SPL、SBL 112
(八)髖屈曲、內收、內旋並伴有腰椎旋轉—腰部、臀大肌、髂脛束、腓骨—外
側膕繩肌、高位—SPL、SBL 114
九、活動範圍評估、熱身和FST—PNF拉伸 116
(一)骨盆外旋轉—髂肌和腰大肌—DFL 116
(二)髖伸肌—髖屈肌— SFL、DFL、FL、SPL、LL 117
(三)髖伸肌、內收肌—髖屈肌和外展肌—SFL、DFL、FL、SPL、LL 119
(四)髖關節伸展—髖部屈肌—筋膜組件—SFL、DFL、FL、SPL 120
(五)髖關節伸展,膝關節屈曲—股四頭肌中心—SFL、DFL、FL、SPL、FL 122
十、體側線 124
下背部從下面開始側曲—從腓骨側(腓骨肌群)到腰方肌的筋膜—LL、SPL 124
十一、在右腿上重複序列七至序列九的運動 127
十二、骨盆穩定和骶骨調整 128
(一)外展肌收縮 128
(二)內收肌收縮 129
(三)骶骨調整 130
十三、弓步:背部/髖關節/膝關節伸展、踝關節背屈—腓腸比目魚肌—小腿短基
線 132
第六章 上半身技術 137
一、基本評估 137
仰臥觀察 137
二、側臥 137
肩部熱身和評估 137
三、運動範圍評估熱身和FST—PNF拉伸 142
(一)向上牽引手臂 142
(二)擺動—環轉 143
(三)肩部牽引(中性或鬆弛的盂肱關節方位)—斜方肌、斜角肌、關節囊—
SBAL、DBAL 144
(四)肩部牽引(輕微彎曲或外展的姿勢)— 斜方肌、菱形肌、關節囊—SBAL、
DBAL 146
(五)肩部牽引(90°外展)—斜角肌、斜方肌、關節囊—SFAL、SBAL、
DBAL、DFAL、FL 147
(六)肩部橫向牽引、水準外展(90°)—胸大肌或胸小肌、肱二頭肌、喙肱肌—
SFAL、DFAL、FL 148
(七)肩部牽引(斜向頭頂位置)胸大肌或胸小肌、喙肱肌、斜方肌、背闊
肌—FL、SFAL、DFAL、DBAL、SBAL 149
( 八) 肩部屈曲過頭頂—胸大肌或胸小肌、背闊肌、肱三頭肌—F L 、
SFAL、DFAL、DBAL、SBAL 150
(九)肩部通過水準內收向頭頂屈曲–菱形肌、背闊肌、肱三頭肌 –
FL、DBAL、SBAL 151
(十)肩膀水準內收—背闊肌、三角肌、後肩關節—SBAL 152
(十一)“腕骨之舞”:手或腕部動員—腕關節滑動或囊和腕管拉伸—SFAL,
SBAL 153
(十二)“碟子抹布”:肩膀前伸、軀幹旋轉—後肩和上背部—SPL、SBAL、
DBAL 154
(十三)“碟子抹布”:全脊柱旋轉—豎脊肌、腰方肌、菱形肌—SPL、FL 155
(十四)外旋轉—內旋肌—SFAL、DFAL 156
(十五)內旋—外旋肌—DBAL 159
(十六)肩膀水準外展或外旋(90°)—胸大肌—SFAL、FL 161
(十七)肩部伸展或內旋、肘部伸展—肱二頭肌—DFAL 164
(十八)肩部復位 166
四、活動範圍評估熱身和FST—PNF拉伸 166
(一)肩膀下壓—雙側斜方肌—SBAL 166
(二)頸部牽引—顱或頸關節囊和組織—SBAL、DBAL、SBL、DFL 167
(三)下枕骨牽引活動範圍—顱下關節囊、組織—SBL、SBAL、DBAL 168
(四)牽引、上頸椎屈曲—頸或胸上部伸肌—SBL、SBAL、DBAL 169
(五)頸部向右旋轉—左邊頸部迴旋肌—LL、SPL、FL 172
(六)頸部向右側屈曲—左側屈肌—LL、SPL、SBL、SBAL、DBAL、DFL 173
( 七) 頸部側屈與右側旋轉相結合—左頸外側屈肌、迴旋肌、伸肌—
LL、SPL、SBL、SBAL、DBAL、DFL 175
(八)前頸部牽引—前頸、上或下舌骨—DFL 178
(九)枕骨下牽引—顱下關節囊、組織—SBL、SBAL、DBAL 180
(十)全牽引—顱頸關節囊、覆蓋組織— SBL、SBAL、DBAL 181
(十一)“顱蓋骨”:顱下屈曲—顱頸伸肌—DFL 181
(十二)肩部下壓—雙側斜方肌— SBAL—再次重複完成拉伸 183
五、坐姿拉伸 183
(一)肩部伸展或內收—前三角肌和胸大肌—SFAL、FL 183
( 二) 肩部伸展或內收、肘關節屈曲—前三角肌、胸大肌、前關節囊—
SFAL、FL 185
(三)肩部外展、肘關節屈曲—胸大肌、前胸— SFAL、FL 187
(四)肩外展、肘關節屈曲—背闊肌、大圓肌、腰方肌和肋間肌—FL、SPL、
DFL、LL、DBAL 188
(五)肩外展、肘關節屈曲、軀幹旋轉—背闊肌、大圓肌、腰方肌和肋間肌—
FL、SPL、DFL、LL、DBAL 190
(六)肩外展、肘關節屈曲—肱三頭肌—DBAL 191
(七)頸部旋轉、同側側屈—肩胛提肌— DBAL 193
六、地板拉伸 194
(一)肩外展、肘關節屈曲—胸大肌— SFAL、FL 194
(二)肩外展、肘關節屈曲(90°)—胸小肌— DFAL 196
七、站立位拉伸 199
軀幹旋轉、肩部伸長或屈曲—菱形肌— DBAL、SPL 199
縮寫詞彙表 201
詳細資料
- ISBN:9787518956784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k / 19 x 26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
|
|
| 66折: $ 495 | | 66折: $ 251 | | 作者:日影丈吉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3-07-26 66折: $ 277 | | 66折: $ 1980 | |
|
|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14-10-30 $ 237 | |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 | 作者:水平線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7 $ 111 | | $ 234 | |
|
| 作者:李若雯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09 $ 231 | | 作者:郭榮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8-28 $ 350 | | 作者:汪志謙、朱海蓓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1 $ 441 | |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