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教育大家,每個人都是一座豐碑,都是一個教育寶庫。一個社會有三大底線行業:一是教育,二是醫療,三是司法。無論社會如何不堪,只要教育優秀,未來就有期望;只要醫療不墮落,人的生命就能獲得起碼的醫治;只要司法不貪腐,社會的腐敗就能被壓縮到最小限度。而民國的教育大師,以其卓越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讓當時破爛的中國依然充滿希望,醫人民的靈魂與水火之中。可謂開民族之愚昧,救中國於滅亡,揭華夏明珠之蒙塵。
《民國大師家風學養課》系列,精選蔡元培、梁啟超、張伯苓、梅貽琦、胡適、陶行知、葉聖陶7位百年大師的著作、演講詞或家書,再現每位大師的智慧、氣節與風骨。穿越百年而來的聲音,震蕩當代人的靈魂。好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運氣;好學養,是世代傳承的珍貴財富,讀懂民國大師們純粹而偉大的靈魂,共同汲取那份超越時代的力量。
此外,書中還配以大量珍貴圖片,讓讀者深刻感受民國大師的人生歷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倫理學家。清同治七年生於浙江紹興。光緒二十年(1894)晉階翰林,四年後棄官回鄉從教。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8年任新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1937年移居香港。蔡元培是我國20世紀上半葉現代教育制度的締造者。
梁啟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學者、作家、政治活動家。與康有為一起主導了戊戌變法,名滿天下;其文字不論內容屬於政論還是文化教育,均膾炙人口,萬人傳頌。在很多學術領域均有開創之功,並創獲甚豐。其對於傳統文化特別是修身之學浸潤很深,後期致力於提倡以傳統的修身之學充實國民教育。
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祖籍江蘇武進,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期間,奠定了清華的校格,為清華大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