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的劇作《正義者》(Les Justes)于1949年發表,深入探討了革命暴力、正義與道德之間的複雜關係。該劇以1905年俄國社會革命的真實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激進反抗小組策劃刺殺沙皇高級官員以推動變革的故事。劇中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革命理念,他們的行動和道德困境成為加繆反思暴力與道德關係的核心。
《正義者》聚焦于一群堅信通過暴力推翻不公政權以實現社會正義的革命者,加繆通過這部作品剖析了“正義”的內涵,探討革命者以暴力達成目的的合理性,進而質疑暴力能否真正實現他們所追求的“正義”。劇中人物的對話和行動展現了多重道德抉擇和思想碰撞。一方面,革命者認為可以通過暴力手段實現政治目標;另一方面,他們的行為引發了對暴力倫理性的深刻反思,特別是對革命行動中犧牲與殺戮的質疑。這部劇深刻探討了“暴力是否可以被正當化”的問題。加繆在劇中表達了他對暴力的懷疑態度:他不相信暴力能夠帶來真正的“正義”。通過展現角色的內心掙扎和行動的後果,加繆揭示了革命者在追求目標過程中道德清晰度的喪失和人性的扭曲。此外,該劇也反映了加繆的“荒誕”哲學:儘管人們不斷追求意義和正義,但社會和歷史的荒誕性常使這些追求變得矛盾且徒勞。加繆認為,面對歷史的不確定性與暴力的後果,個人應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而非盲目訴諸暴力。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哲學家、記者及社會評論家,195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加繆在作品中常常探討人類應如何面對生命的荒誕與無意義,尤其是存在主義和荒誕主義哲學中最核心的議題——人類該如何直面死亡與無法逃避的苦難。加繆所提倡的“荒誕”哲學,與存在主義相互交織而又獨具一格,挑戰了傳統的意義觀念,也超越了當時以自由意志和個體選擇為主的思想潮流,對後世哲學家、作家及社會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婷,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碩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曾在《國際漢學》《漢學研究》《國際儒學研究通訊》等期刊發表譯作數篇,並參與翻譯《雷慕莎文集》和《白晉文集》(待出版)。譯作《器成天下:中國瓷器考》于2020年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現居美國,任職於斯坦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