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了《建一座農場:羅伯特布萊的故事》(Making a Farm: The Life of Robert Bly) ,普利策獎人物傳記類別的最終入圍作品《危急時刻:蘿拉·萊汀的故事》(In Extremis: The Life of Laura Riding),《藍色之手:垮掉的一代在印度》(A Blue Hand: The Beats in India) 以及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最終入圍作品《皈依:放逐與極端主義的故事》(The Convert: A Tale of Exile and Extremism)。她曾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和懷汀非虛構獎(Whiting Award for Nonfiction),主要居於印度和紐約兩地。
我一向好奇英國向德國宣戰後,W.H.奧登為什麼選擇留在美國。奧登親歷了希特勒和納粹主義的崛起。他發表演講,撰寫了許多詩歌、散文,警告世人法西斯主義的危險,以及該如何對抗它。所以,英國在1939年9月3日宣戰後,他沒有回國曾引起許多朋友和同時代人的不滿。從奧登寫給哥哥約翰的信中,我重新理解了他當初為什麼離開,後來又為什麼選擇不再回來。雖然約翰·奧登在加爾各答的朋友們也掙扎在政治忠誠、英勇無畏、無法擺脫英式作風等相似的難題中,但作為殖民的一方,他們對1930年代的政治動盪又持有不同見解,而這些想法決定了戰火燃燒到加爾各答時他們的經歷和所做的選擇。因此,我打從心底感謝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的伯格收藏室(Berg Collection)收集的藏品,以及那裡的檔案保管員、圖書管理員和xvi工作人員。當初正是伯格收藏室的負責人以撒·格維爾茨(Isaac Gewirtz)建議我閱讀約翰·奧登的資料。
我在寫作和為本書搜集資料期間,閱讀了許多描寫戰時印度的出版物。對我幫助最大的是亞斯明·汗(Yasmin Khan)撰寫的《戰火中的英屬印度》(The Raj at War)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