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平等思想與南北朝社會觀念變遷
一 眾生平等與“三才說”
二 僧俗平等與政教關係新探索
三 人人平等與華夷之辨、門閥等級
從“戒體”思想看中印戒律學轉型
一 “戒體”最初含義與印度戒律學哲學特徵
二 “戒體”範疇與中國戒律學的理論轉型
三 “戒體”與中國戒學體系
梁武帝變革佛教戒律新探
一 佛教戒律中國化進程中遇到的三個問題
二 協調佛教戒律和中華禮制的關係
三 協調聲聞戒與菩薩戒的關係
智顗《菩薩戒義疏》與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比較研究
一 智顗《菩薩戒義疏》與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二 對重戒的判釋——以殺戒為例
三 對輕戒的解釋——以對小乘的態度為中心
四 結語
東亞佛教視野中的義寂《菩薩戒本疏》
一 義寂派系隸屬與著述考辨
二 義寂與法相宗奉持菩薩戒系統的轉換
三 義寂《疏》的融合氣象與宗派立場
餘論
新羅勝莊與《梵網經述記》
一 勝莊的生平與著述
二 勝莊《梵網經述記》研究
道宣《淨心誡觀法》研究
一 名稱與形式
二 內容與特色
三 性質與影響
早期禪宗戒律觀的演進
一 弘忍之前的祖師與戒律
二 神秀及其門下的戒律觀
三 慧能與“無相戒”的提出
四 菩薩戒中國化進程中的“無相戒”
郗超《奉法要》與早期居士佛教
一 東晉門閥政治格局中的郗超行跡
二 郗超與佛教
三 《奉法要》的內容、特色和價值
沙門致敬王者與東晉政教格局演變
一 東晉之前沙門與王者的關係
二 東晉對沙門致敬王者問題的時代答案
三 東晉沙門致敬王者論戰的本質和影響
神通思想演變與佛教中國化歷程
一 神通在佛教修行體系中的地位
二 中國佛教神通傳教的普遍性
三 中國佛教對神通的主流看法
捨身:道俗崇佛極端行為的出現和消失
一 中國傳統的身體觀
二 印度佛經對捨身的看法
三 中古僧尼捨身行為的流行
四 佛教界對捨身的態度
五 世俗社會對捨身的態度
六 世俗社會的捨身行為
結語
人間佛教思潮中的太虛菩薩戒思想
一 漢傳佛教菩薩戒概況
二 太虛大師的菩薩戒構想
三 太虛大師菩薩戒思想的價值
弘一法師菩薩戒思想研究
一 尊重漢傳佛教形成的重視南山律、梵網戒的受戒傳統
二 提倡對《梵網經》新疏、舊疏的融會貫通
三 弘一法師菩薩戒思想的特色和價值
“佛光新戒條”與戒律的現代化轉型
一 戒律的重要地位和實踐困境
二 “佛光新戒條”提出的因緣和基本內容
三 “佛光新戒條”的特色與戒律現代化轉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