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日·格魯金斯基在本論著中闡述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歐洲的殖民歷史。在這一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聯合起來,欲建立一個日不落的世界性帝國。作者專註于在西葡帝國(1580—1640)統治下美洲與亞洲被殖民的歷史,展現了這個混合的大帝國的微觀政治,它建立起膨脹、鬆散又逐漸變得牢固的龐大的網絡,不同文明在早期全球化中建立聯繫、在相當廣闊的領域中發生融合,涵蓋醫學、地圖繪製術、膳食、藝術、哲學、文學、語言、日常生活用品等,這些蛛絲馬跡貫穿了西葡帝國的歷史脈絡。
全書主要包含導論、四個主體部分、尾聲。在四個主體部分中,第一部分設定了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專註于被納入伊比利亞世界中的墨西哥;第三部分圍繞移民到世界各地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個體展開,關注這些歐洲人對所到之地的知識的興趣;第四部分闡述了器物、語言與思維方式的全球化。
[法]塞爾日·格魯金斯基(Serge Gruzinski,1949-)格魯金斯基是以拉美史研究著稱的法國當代歷史學家,也是全球史和跨國史研究領域的先驅。1969年,他進入法國國立文獻學校,在那裡完成了他有關16世紀佛蘭德斯的論文。1970年,一次去墨西哥的旅行喚起了他對這個“新西班牙”及整個拉丁美洲的興趣。1973—1975年,他成為設在梵蒂岡檔案館中的羅馬歷史研究所以及委拉斯開茲之家的成員。1983年,他進入了1939年成立的久負盛名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這是歐洲最大的基礎科研機構,1989年他開始擔任該研究中心的主任一職。自1993年起,他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
格魯金斯基的研究方向是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化,他的研究領域包括了作為混血及混合空間的誕生地以及作為全球化的最初表現的殖民經驗,針對歷史上西班牙對墨西哥的殖民撰寫了多部著作,如《想象的殖民化:西屬墨西哥的土著社會與西化(16—18世紀)》(1988)、《圖像的戰爭:從哥倫布到〈銀翼殺手〉(1492—2019)》(1989)。格魯金斯基將其反思延伸到整個美洲大陸,與人類學家卡門·貝爾南合著了《偶像崇拜:宗教科學的考古》(1988)。此外,格魯金斯基聚焦文化融合的形式與機制,出版了《梅斯蒂索人的心智:殖民化與全球化的思想動力》(1999)、《世界的四個部分:一部全球化歷史》(2004)、《鷹與龍:全球化與16世紀歐洲在中國和美洲的征服夢》(2012)等,其中《世界的四個部分》可謂格魯金斯基著作之集大成者,是他積累了幾十年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