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堯典》;第二講《皋陶謨》;第三講《湯誓》;第四講《益稷》《甘誓》;第五講《西伯戡黎》《微子》;第六講《泰誓》;第七講《牧誓》;第八講《洪範》;第九講《大誥》;第十講《康誥》;第十一講《酒誥》;第十二講《梓材》;第十三講《召誥》;第十四講《洛誥》;第十五講《多士》;第十六講《無逸》;第十七講《立政》;第十八講《多方》;第十九講《顧命》;第二十講:《尚書》結課總結。
作者秉持探索真理、講求證據和邏輯的治學理念,站在人類視野的角度重新翻譯、解讀了《尚書》以上篇章內容,可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楊鵬,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學者(2014—2016年)、北京掌上國學創辦人、CCTV“學者說書”欄目主講嘉賓。楊鵬先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較研究,中西貫通,思辨深邃而行文簡樸。曾出版《成為上帝》、《東亞新文化的興起》、《老子詳解:老子執政學研究》、《為公益而共和》、《“上帝在中國”源流考》、Dao De Jing(《道德經》英譯,美國出版)、《道德經(漢英對照)》、《楊鵬解讀〈道德經〉》、《楊鵬解讀〈論語〉》、《楊鵬解讀〈大學〉》十部專著,有論文數百篇。哈佛大學著名中國哲學教授邁克爾·普鳴(Michael Puett)稱讚楊鵬先生所著的英譯本Dao De Jing是“神奇的成就”(wonderful achievement)。
楊鵬先生將中國國學研究置於人類文明的參照系下展開,他有志在全球意識和人類關懷的框架下,重新發現和梳理中國國學中具有人類普遍價值的思想傳統,與人類最優秀的思想互通共融,建立中國國學全新的解讀系統,服務於未來新文化新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