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卡洛斯·奧內蒂(Juan Carlos Onetti,1909-1994)
烏拉圭作家。1909年生於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年少時家境貧寒,未受高等教育。曾任左翼雜誌《前進》週刊秘書,後擔任路透社駐布宜諾斯艾利斯辦事處主任,1955年回國後任蒙得維的亞市圖書館館長,1974年因受軍政府迫害流亡到西班牙,1994年病逝於馬德裡。在生命結束前的十二年裡,他足不出戶,終日躺在床上閱讀、吸煙、喝威士忌,在位於馬德裡美洲大道31號的家中接受讀者和記者的拜訪。
1939年,奧內蒂憑藉長篇小說《井》走上文壇,他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創作出的《無主之地》《為了今夜》《離別》等作品被文學界認為是拉丁美洲“新小說”的奠基之作。在1950年出版的小說《短暫的生命》中,奧內蒂虛構出了一個名叫 “聖瑪利亞”的城鎮,這座城鎮也與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馬孔多、胡安·魯爾福的科馬拉等地一樣,被視作拉丁美洲虛構文學的聖地,奧內蒂以此為基礎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長篇小說《短暫的生命》《造船廠》《收屍人》《請聽清風傾訴》等。雖然在創作生涯後二十年中只出版了四部長篇小說,但這些作品始終保持極高的文學水準,1993年出版的小說《當一切不再重要時》廣受讚譽。此外,奧內蒂還創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其中不乏《歡迎,鮑勃》等拉丁美洲短篇小說史中的名篇。他的作品被視作拉美“新小說”的發軔之作以及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作品雖然以內心獨白、時空交錯、虛實結合等現代主義小說的手法進行敘事,但並未偏離現實主義文學路線,關注的是生活艱難、苦悶彷徨的芸芸眾生的命運,描寫他們的挫折與痛苦。評論界普遍認為奧內蒂的作品在形式上受福克納影響較多,在內容上則深受薩特、加繆、塞利納等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影響,他本人則曾公開表達對海明威、普魯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列-因克蘭和皮奧·巴羅哈等作家的崇敬。
因為出色的創作才華,奧內蒂曾於1962年獲得烏拉圭國家文學獎,其作品《收屍人》入選1967年首屆羅慕洛·加列戈斯文學獎決選名單,奧內蒂在1980年獲得塞萬提斯文學獎。在其於1994年去世後,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市文學獎被永久更名為“胡安·卡洛斯·奧內蒂文學獎”。
侯健
侯健,1987年生,山東青島人,文學博士,西安外國語大學歐洲學院西班牙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負責人,中國拉丁美洲學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2022、2023豆瓣年度譯者,2023雅努斯未來譯者計劃入圍譯者,第九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譯者提名。著有《不止魔幻:拉美文學第一課》、Historia de la traducción de la literatura hispánica en China (1915-2020)(《西語文學漢譯史(1915-2020)》);譯有《我們八月見》《從馬爾克斯到略薩:回溯“文學爆炸”》《普林斯頓文學課》《五個街角》《略薩談博爾赫斯》《艱辛時刻》《兩種孤獨》《科幻精神》《薩拉米斯的士兵》《終了之前:薩瓦托回憶錄》《沙漠中的戰鬥》《33場革命》《饑餓:全球食物分配體系崩壞現場》(合譯)《繆斯到來時:文學巨匠是如何寫作的》(合譯)《阿根廷迷思》(合譯)《書店漫遊》(合譯)《無人亮燈》(合譯)《最後假期》(合譯)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