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早期,一小批作家憑借離經叛道的文章風格和對戰後美國社會盛行的從眾主義和保守主義的迎頭痛擊,開始向美國文學傳統宣戰,他們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凱魯亞克和他的《在路上》、金斯堡和他的《嚎叫》,以及巴勒斯和他的《赤裸的午餐》等——這些“垮掉派”作家的生活方式和藝術作品頌揚漂泊、叛逆、內省和率性——批判那個時代的虛偽和禁忌。通過對其人生故事、創作歷程、主要作品等的剖析,本書全面展現了“垮掉的一代”的緣起、興盛,以及他們在文學、音樂、繪畫、電影、社會生活等方面留下的遺產,他們的思想、追求時至今日仍發人深省。
戴維·斯特里特,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電影教授,長島大學戲劇與電影榮休教授;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二十五載,亦曾任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主席;《電影季刊》主要書評人。著述包括《需要拯救的瘋狂:“垮掉派”、五十年代和電影》《銀幕上的“垮掉派”:媒體文化和“垮掉派”情感》等,在《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多篇。
沈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當代美國小說。在《外國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山東外語教學》等刊物發表學術文章多篇,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譯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