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的菲律賓海戰役後,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佔據了絕對主動。為了減少傷亡和速戰速決,美國人絞盡腦汁,而日軍考慮的卻只是如何“光榮赴死”。
在“七生報國”的心態驅使下,從萊特灣戰役起,日軍開始實行各種形式的“萬歲衝鋒”。無論是以“神風”為代表的特攻部隊,還是海上巨無霸“武藏號”和“大和號”,通通走上了不歸路。日本媒體將一場場慘敗美化為大捷,在東京遭遇傷亡超過十萬人的空襲後只強調皇宮完好無損,天皇安然無恙。日本政府則要求民眾展示“大和魂”,為國家做出更大犧牲。連婦女兒童也被訓練用竹槍迎戰,準備“一億玉碎”。而在馬尼拉,自知行將毀滅的日本兵,展現出人性至深的黑暗面,犯下罄竹難書的獸行。
在美軍攻克硫黃島與沖繩島,獲得了登陸日本本土的基地後,一部分日本領導人開始暗中推動停戰,先前的好戰論調反成阻礙。即便蘑菇雲已在廣島與長崎上空騰起,依然有人試圖以武裝叛變阻止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在全日本播出。然而,日方代表最終還是登上“密蘇裡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太平洋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我們今日熟知的亞太格局也開始形成。
作為“太平洋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卷,《諸神的黃昏:1944—1945,從萊特灣戰役到日本投降》延續了前兩卷的特色,逼真還原了戰爭末段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而且帶領讀者走進華盛頓和東京的決策地,品鑒各方首腦在戰略和外交層面的重大決議。它不僅給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畫上了完滿的句號,更將軍事史寫作推向了新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