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外祖母傑蘇伊娜——一位退休女演員,在社區兼職為人打針,整天與一部迷你錄音機交談,以這種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女兒瑪麗亞——她酷愛閱讀,以文學翻譯為職業,並通過緩慢的書信與遠在法國的情人弗朗索瓦聯絡,翻譯和書信是她與現實保持疏離的方式;外孫女洛麗——一位叛逆的十七歲少女,她把心情寫在日記本上,並把它藏在牆壁里。
三代女性年齡有別,性格迥異,像三座相鄰相望卻不相接的孤島,無法互相溝通和理解。她們之間的情感頗為複雜,暗藏着難解的愛恨糾葛,彼此深愛,卻又互相憎惡,三人在矛盾和爭吵中維繫着微妙的平衡。直到有一天,弗朗索瓦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很久沒有男性的家庭的沉寂。任性的洛麗與他亂倫並孕育一子,瑪麗亞不堪打擊,自殺未遂,成為長睡不醒的植物人……
一家三代女性隱秘而不為人知的那一面被緩緩揭開,不同年齡段的女性讀者很容易在她們身上看到自己。三位主角通過各自的方式,證明各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從未停止過對愛與自由的追求,她們在獲得形式上的男女平等之後,正衝破那些男權傳統所造就的內化於心的束縛,逐步走向新的覺醒。
小說中還貫穿着作家對於人生的思考,對多部著名文學和繪畫作品的解讀,對發展迅猛的現代網絡科技的認識和反思,並表達了對一代年輕人處境的關注。本書不僅富於文學美,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及哲學思考,有助於我們了解歐洲文化和社會現狀,以及歐洲知識分子的所思所想。
達契亞·瑪拉依妮,于1936年11月出生於菲耶索萊(佛羅倫薩),她的母親托帕奇亞,阿里阿塔身為西西里貴族後裔,是一位畫家、作家;她的父親弗斯科·瑪拉依妮是一位著名的人種學者,撰寫過多部關於西藏和東方文化的書籍。1938年,其父為了開展一項關於阿伊奴族的研究,舉家遷往日本。1943年,日本政府根據與德國和意大利締結的協議,強迫瑪拉依妮夫婦擁護薩羅共和國。兩人誓死不從,便同三個女兒一起被關進東京的一處集中營里,遭受各種非人的待遇,甚至食不果腹。直至1945年戰爭結束全家才重獲自由。幼年的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令瑪拉依妮刻骨難忘。青年時代的瑪拉依妮曾與米蘭畫家盧西奧·波齊有過一段維持了四年的短暫婚姻,他們孕有一子,卻不幸流產,這曾給她帶來巨大的悲傷。在與其他幾位作家共同創辦“刺蝟”劇場的過程中,瑪拉依妮與意大利文壇巨匠莫拉維亞相識。1962年,莫拉維亞與妻子艾爾莎分手,開始與瑪拉依妮共同生活,這段關係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期。瑪拉依妮從小便對文學和寫作表現出濃厚興趣。19歲與其他一些青年創辦文學雜誌《文學時光》,21歲開始與《比較》、《新觀點》、《世界》等多家雜誌合作,為其撰寫文章。不到24歲時便把全部精力投身文學世界。
時至今日,瑪拉依妮仍為當今意大利文壇最著名、最活躍的女作家之一,其著作頗豐,1962年至今,她已著有近百部作品,體裁包括小說、評論、詩歌、訪談錄等等。她的小說屢獲意大利和國際文學獎項。其中,《惶惑的年代》(1963)獲弗爾門托國際文學獎;《小島》(1985)獲弗雷傑內國際文學獎;《瑪麗安娜·烏克里亞漫長的一生》(1990)獲坎皮耶羅文學獎及該年度意大利暢銷書獎,再版19次,被譯成17種語言;《黑暗》(1999)獲意大利最具權威的文學獎項——斯特雷加文學獎。她較有影響的小說還有《一個女賊的回憶》(1973)、《戰爭中的女人》(1975)、《致馬麗娜的信》(1981)、《開往赫爾辛基的火車》(1984)、《巴蓋利亞》(1993)、《開往布達佩斯的火車》(2008)、《歡聚》(2011)、《阿西西的齊亞拉》(2013)等。2012年後,瑪拉依妮多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然而,目前我國對這位傑出女作家的譯介和研究依舊稀少。
孫雙,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意大利語專業教師。譯有《小女孩與幻夢者》《樹林里的孩子》《都市漫步者——漫步巴黎的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