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幅敦煌壁畫彩塑摹繪,37座洞窟,12段歷史與藝術的時空交集
72例敦煌色搭配範式,以永恆的中國傳統色彩,呈現千載敦煌與古典中國的美學歷程
提起敦煌,唇齒間就自然碰撞出飛天與藻井、卷草與神鹿。作為美的極致,或許我們從未掌握解讀敦煌的秘鑰。
敦煌,本是由色彩構成的奇跡。暗紅、灰青的底色堆疊閃亮的金青,玉白的色彩浮現於土紅的泥板,紅與黑,白與綠,勾畫出紺發翠眉的菩薩、高綠下赬的山水。有限的色系經由同色與異色的組合,或對比、或調和,最終形成無數種敦煌色彩的搭配範式。它們繪製出交纏千年的天人與花雨、黃沙淹沒的傳說與史跡,於今日給我們帶來美學與心靈的震撼。
穿過時間的軸線,敦煌色彩被時代賦予不同的面目,西魏時期群青、石綠、大紅鋪色明亮,是與西域繪畫碰撞出的瀟灑風情;將視點縮小至活躍在敦煌的生民,敦煌色記錄了妝飾朱唇的供養人、妙筆設色的畫匠、貿易顏料的行商與牧人。高位者與平民、中原與異域、文明與戰亂,在敦煌聚散離合,變成第275窟北涼人祈求安寧與解脫的沉厚赭石紅佛龕,變成第156窟歸義軍節度使盛大出行時所穿海藍甲衫。
回歸到東方審美,敦煌色是中國美術的重要源流,敦煌藝術裡隱藏著中國古代藝術的深層結構。我們所熟悉的青綠山水這樣的美術意象,本與敦煌壁畫同源;後世文人水墨畫與精巧的花鳥圖並不是中國美術的唯一,敦煌畫工所形成的淳樸而渾厚的畫風,才是中國藝術的源頭。
如果將中國傳統色比作一斛寶珠,敦煌色便是其中最含蘊寶光的一枚。雖然消逝是敦煌洞窟的最終命運;但敦煌色彩構建的中國美學觀念的一支,必然成為我們觀想的永恆物件。借由色彩,我們步入千載敦煌與古典中國的美學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