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國農村開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全面經濟改革,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農村面貌也為之一新。但隨着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鄉村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逐漸出現人口流失、環境破壞、發展乏力的困境。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深化農村改革,促進鄉村振興與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環。
有學者指出,由於數十年農村經濟改革的慣性,當前,農村集體所有的資源有許多處於分散使用的狀態,加上年輕勞動力主要依靠外出務工獲得收入,許多集體資源都未能充分實現市場價值。因此,鄉村振興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發揮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經濟的制度優勢。
本書沿着這一指導思想和研究思路,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用數年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走訪與調研,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經過梳理和總結,形成了對當前中國鄉村集體經濟新實踐較為系統的認識。書中圍繞8個具體的實例,詳細敘述和論證了新集體經濟的可能性和特點,展現了新時代社會主義農村振興發展的內在力量,並進一步探索和討論了這一內在力量到底是什麼的問題。從西藏的嘎措鄉,到貴州深山裡的大壩村,再到聲名遠揚的塘約。實踐的經驗使研究者得出結論:重新激活的村集體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內生力量,鄉村想要振興,不可能依靠分散的小農戶,也不能只依靠“能人”和大戶,更不能簡單指望資本下鄉或者城市化的反哺和輸血。只有重新激活集體的力量,才能應對現代化和市場化帶來的資源流失、原子化等癥結,找到解決鄉村振興組織化、內生性問題的抓手。
嚴海蓉,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社會學系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發展、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業轉型,同時也研究中國與非洲的交往聯結、“一帶一路”等。
高明,政治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文化研究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工農文化分析。
丁玲,人類學博士,現為安徽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集體經濟、農政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