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今天,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被算法影響和塑造。它們幫我們選擇最佳的行車路線,向我們推薦我們可能購買的商品,為我們識別語音和圖像,甚至給單身人士匹配婚戀對象。越發強大的算法也在不斷突破極限,無論是打敗圍棋世界冠軍柯潔,借助大語言模型與人類會話,還是在200秒內完成超級計算機1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然而,算法並非新近才開始影響人類社會,人類受益於算法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在《算法簡史: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人工智能時代》中,以算法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和經典算法為主線,作者克里斯·布利克利繪出了一幅近4000年的算法發展簡史:從鐫刻在古巴比倫泥板上求2的平方根的算法,到劉徽和祖沖之父子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從查爾斯·巴貝奇和艾達·洛芙萊斯試圖建造的機械數字通用計算機,到艾倫·圖靈對算法的正式定義和他構想的圖靈機;從第一台可編程的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到第一個人工智能程序“邏輯理論家”;從互聯網的誕生,訊息的傳輸和加解密,再到亞馬遜的推薦系統、谷歌搜索和社交媒體的動態排序,以及今天無處不在的人工神經網絡……書中豐富的算法實例讓讀者充分感受到算法中蘊含的數學之美以及算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全書語言通俗易懂,幾乎沒有使用一個公式,述及超過20位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得主及其科學貢獻,為沒有專業背景但希望了解算法的讀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窗口。
克里斯·布利克利(Chris Bleakley),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曾任該院院長,有近40年的算法設計經驗。除學術研究和教學外,布利克利在產業界也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曾擔任多家業內公司的顧問、高級研究員和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