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幾個富有特色的歷史主題與文化意象作為線索,串聯起世界多地在歷史上開啟互動的廣泛歷史。作者向我們呈現,哪吒所代表的“蓮生/蓮化”意象並非中國特有,而是埃及經由西亞和印度傳到中國的;商周時期中原內地的海貝,也並非從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區傳來,而是從馬爾代夫經印度自西傳入我國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時代江南官倉中的海貝則大多來自琉球,以此為切口,作者向我們展現了琉球在此時所發揮的連接東亞、東北亞、東南亞乃至南亞的重要樞紐職能。
除此之外,作者還以海底磁山傳說、龍涎香貿易為線索,揭示其背後的中國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貿易交流史;並揭示了1815年,位於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號稱人類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發),及其引發的極端氣候異常,如何對全球,特別是19世紀的古代中國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礙力量。
全書內容形散而神聚,以蓮印、海貝、龍涎香等微觀事物為線索,追溯它們的來源和去向,及其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廣泛探討以中國為主要對象的亞洲大陸,與印度洋諸地、太平洋島嶼等地的文化、貿易交流史,最終展現出一部豐富又精緻、跨越幾個世紀的全球互動史。
楊斌,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博士,美國歷史學會古登堡電子獎獲得者,師從美國歷史學會前任主席帕特里克·曼寧。曾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國立新加坡大學以及澳門大學,對海洋史、全球史、科技醫療史以及藝術史頗有興趣。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員。
著有《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彩雲之南,季風之北》《誰是哪個弱女子》等。其中《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獲第17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併入圍2021年《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其博士論文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獲得美國歷史學會2004年古滕堡電子出版獎(Gutenberg- E Prize,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該書中文版《季風之北,彩雲之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于2023年在國內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