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科學高效的用腦策略,養成學習型大腦,充分釋放孩子的潛力與能量,讓大腦自動為你工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分心怎麼辦?孩子明明很刻苦,成績為什麼沒有進步?如何增加孩子的記憶力?孩子靠前緊張、發揮不出平時的水準怎麼辦?怎樣呵護大腦健康,補充腦力?……面對這些難題,科學的習慣與策略比埋頭苦讀更有效。
醫學博士、華山醫院腦外科醫生黃翔從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發,告訴我們:從解剖學上講,並不存在所謂的“聰明的腦回”或“笨的腦回”學習也不是一件痛苦的、“逆人性”的事。只要順應大腦的運作規律,通過習慣強化神經連接和神經通路,建立內部模型,就可以充分開發大腦潛力,讓大腦高效輕鬆地適應學習節奏。他從建立目標、訓練專註、建立模型、積極反饋、高效休息與情緒調節六大維度着手,講述了如何建立起“內部模型”,養成學習型大腦,落位於解決孩子的學習習慣、睡眠與運動、情緒調節等問題,讓每個孩子都能精力充沛、活力滿滿地完成課業任務,準備充足、樂觀積極地應對學業挑戰,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黃翔,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腦外科醫生,暢銷書《加油吧,大腦!》《最強大腦》作者,第三季健康脫口秀全國總冠軍、上海市大眾科學傳播新銳人物、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上海市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首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研究基金及牛頓基金獲得者,主理自媒體視頻號“小黃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