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從2022年開始進入負增長階段,以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為標誌,中國已經進入國際上公認的中度老齡化階段。人口新常態對經濟發展最突出挑戰表現為勞動年齡人口眾多和持續增長的特徵趨於消失,傳統人口紅利式微。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求通過挖掘傳統人口紅利潛力和開啟人才紅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紅利。
作者蔡昉基於對中國人口經濟的長期研究,通過分析和判斷當下最新人口變化的重要趨勢性特徵,闡釋新人口紅利的理念和內涵。以轉換認識範式為前提,重新定義並着力培育新人口紅利,論述完善人口發展戰略關鍵領域的着眼點和發力點。新人口紅利的獲得,以及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的轉變,實際上是一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能轉換和社會政策調整的過程。這本書從政策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社會保障、養老和公共就業服務、人力資本培育等方面闡釋形成新人口紅利的創新機制,發現經濟增長的潛力和新機遇。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學部委員、原副院長,世界銀行就業問題高級別咨詢委員會成員。長期研究中國經濟問題,主要包括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人口和勞動經濟學、經濟增長、收入分配等。
著有《人口負增長時代》《讀懂未來中國經濟》《雙循環論綱》《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成長的煩惱:中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的挑戰及應對》等。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孫尚清發展知識研究與交流獎、中國發展百人獎、中華人口獎、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