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與戰慄》是基爾克果(又譯:克爾凱郭爾)影響最廣泛的作品。作品借聖經中亞伯拉罕獻祭以撒的故事,論述了信仰和倫理的衝突,探究了信仰的本質。基爾克果說:“在我身後,僅僅《恐懼與戰慄》一書就可帶給我不朽的名聲。人們會閱讀它,將它翻譯為各種語言。讀者們將為書中那駭人的悲感而揪心。”亞伯拉罕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被賦予了多種理解,不少學者對它進行了不同的解讀。比如卡夫卡就曾多次在作品中提及亞伯拉罕,甚至對這個故事進行了多個仿寫。歌手鮑勃·迪倫的《重遊61號公路》也對亞伯拉罕的故事做了演繹。
《恐懼與戰慄》是基爾克果用“靜默者約翰尼斯”這個假名創作的。全書分為“序曲”“調音篇”“亞伯拉罕頌詞”“疑難譜集”等幾個部分。作者在前面對亞伯拉罕的故事做了四個仿寫或想像,後面則討論了信仰與倫理的悖謬、是否存在信仰的絕對責任、孤獨個體的隱匿性是否能從倫理上得到辯護……在基爾克果看來,亞伯拉罕向上帝祭獻兒子體現了信仰和倫理之間的悖論,人們在面對這樣的悖論時,感受到的必然是恐懼和戰慄。一個人只有通過實現個人的“信仰飛躍”,才能達到對信仰的真正理解。
《恐懼與戰慄》于1843年出版,但基爾克果的思考一直到十年之後都沒有休止。本書附錄呈現了其日記中不斷冒出的“亞伯拉罕變體”“新恐懼與戰慄”,還收錄了美國學者李匹特專著《基爾克果與<恐懼與戰慄>》中最核心的部分,帶讀者多角度解讀這本基爾克果的“生命之書”。
基爾克果(又譯: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后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他認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不單單是客觀存在,更重要是從個人的“存在”出發,把個人的存在和客觀存在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