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了福建武平地區媽祖文化的歷史脈絡、傳播特點、歷史價值和散落於山間的媽祖廟的建築形制、歷史沿革及當代面貌等。書稿主要結構如下:“文物分佈”主要介紹了武平地區分佈的建築各異、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媽祖廟;“傳說故事”主要介紹了媽祖的身分從海神到水神再到山神,至現在成為眾多人民的精神寄託。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山鄉的媽祖 (電子書)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主要介紹了福建武平地區媽祖文化的歷史脈絡、傳播特點、歷史價值和散落於山間的媽祖廟的建築形制、歷史沿革及當代面貌等。書稿主要結構如下:“文物分佈”主要介紹了武平地區分佈的建築各異、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媽祖廟;“傳說故事”主要介紹了媽祖的身分從海神到水神再到山神,至現在成為眾多人民的精神寄託。
版權信息
編輯委員會
鳴謝
媽祖像展示
媽祖廟選萃
序
文物分布
山鄉媽祖
武東陳埔水口宮聖母媽祖廟
媽祖來到“求福山”
憶六甲三芳的媽祖廟
武東鎮張畬村陽鳥山媽祖廟拾遺
武東上畬、四維王氏對媽祖的信俗
葉坑村天後宮
武平十方西湖寺
十方天後宮與處明天後宮
高梧萬松庵和鮮水潭媽祖廟
慈航廣濟海山安
林坊聖母宮
悅洋福壽庵媽祖殿
巖前天後宮
大布村“水口媽祖廟”的風雨滄桑
育平村天後宮
上赤天後宮
萬營媽祖廟
下壩天後宮
石營天後宮與東寨三官堂媽祖殿
民主鄉溪頭墟夫人廟
城廂鎮媽祖文物綜述
下東廖屋天後宮
東崗媽祖廟
中山古鎮一河十里五座媽祖廟
萬安上鎮石壁下媽祖廟
萬安賢溪村樟樹夾媽祖廟今昔
萬安賢溪金山堂媽祖廟今昔
萬安小密村水口媽祖廟
武平湘坑媽祖廟
湘里天後宮
小瀾天後宮
湘溪村天後宮
桃溪鎮新貢村媽祖廟
洋畬人的橋上媽祖廟
亭頭天後宮
帽村媽祖廟古今談
永平崗背天後宮
永平孔廈天民山寺和龍歸礤媽祖廟
永平梁山禪隆寺和 田背永隆寺的媽祖信俗
永平昭信田心寺與天後宮
話說湘店天後宮
武平大禾天後宮
武平湘村天後宮
堯祿村媽祖廟
東留鎮桂坑桂林山的媽祖天後宮
東留鎮鄉村天後宮
封侯村媽祖廟
閩西天後宮的建築風格
傳說故事
海的女神
媽祖傳說精選八則
海神媽祖的神話
象洞天後宮的趣聞軼事
感恩媽祖護佑 海難幸存建廟
梁啟超題台島天後宮
通林寺聖母媽祖濟困扶窮的神話故事
緣結媽祖 恩澤村民
閩西媽祖廟主祀從祀諸神
信俗評論
武平媽祖歷史文化古今談
漫談太平山媽祖信俗的特點
古代邑中民間信俗趣談
環太平山記
媽祖與家園的微觀敘述
媽祖文化在傳統道德建構中的影響
太平山媽祖廟信俗軼事
漫談台灣的媽祖信俗特點
大愛東風破浪來,一尊清聖為君開
媽祖文化的人文價值及其遺產保護
樂畬小記
《天妃傳》文學傳播述論
聖跡長輝今古頌
閩西媽祖信仰十大特點
定光佛與媽祖信仰之間的異同及淵源(節選)
源遠流長
媽祖信仰的起源、傳播及其特點
福建三大文化之媽祖文化
台灣島的開台媽祖
中華媽祖文化在亞非和日本的影響
媽祖文化與客家文化之關系
媽祖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
大愛媽祖
媽祖文化在美國的影響
附錄
附錄1 天上聖母經(節選)
附錄2 海內外媽祖廟楹聯選粹
附錄3 歷代褒封一覽表
附錄4 武平縣媽祖廟宇分布表
編後記
全球知名的媽祖(據統計,全球有四十多個國家有媽祖信仰)本是海神,後來演繹成江河湖泊的航行保護神,是謂水神。明末清初,這一信仰傳入吾縣,小河小溪或村莊水口建了一百多座媽祖神廟,水神又演繹成山神。再後來吾邑百姓又賦予了女神更多神祇之功能,女神演繹成為萬能神。
據考,古代吾邑百姓普遍信仰媽祖女神的原因:一是因吾邑的山區形勢,謀生更為艱險。因為山多田少,人們要更多地依賴山林尋找生路,再加上豺狼虎豹毒蛇猛獸的威脅,所以要尋找超自然的神力保護。二是在科技落後的古代,婦女在生育時會經歷更多痛苦,因此比男子更加迷信神力,又更加依賴同性女神的保護,因此道教的媽祖,有更多的女性信眾。再加上邑中客家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較高,對子女和丈夫的影響也大,因此在信仰上對子女和丈夫的影響也大。三是相傳媽祖女神姓林,古代邑中林姓排第三位,他們又把媽祖演繹為家族保護神,因此,由林姓家族及外嫁女組成的信眾就很普遍了。
為了保存我縣歷史悠久的信俗文化,弘揚媽祖女神慈悲大愛的情懷,我們組織編寫了這冊小書,力求在保存本縣歷史、文化與信俗的基礎上,為加強本縣的精神文明建設盡一份微薄之力。
運筆至此,我們要感謝縣里幾位領導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幾位旅外優秀鄉賢的鼎力資助;感謝本書諸位作者成就篇章的努力;我們還要對搜集、提供文字、圖片資料者表示特別的敬意、謝意和歉意!
受時間、精力所限,本書難免存在史料、考據等方面的不足,敬請讀者不吝賜教,再版時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