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七十多年發展歷史的分析,提出具有理論創新性的重要標識性概念“新物質匱乏”,並以此為視角,全面解構了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存在的嚴重不平等問題的內在機理和演進路徑。
全書系統梳理了美國、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冷戰後的社會發展歷程,以科學的理論路徑和詳實的數據,揭示了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西方社會進入新物質匱乏發展階段的必然性,以及西方社會發展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深刻反思西方現代化的弊病,從而有助於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本書直擊“羅斯福新政”的消逝、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民粹主義、“特朗普現象”、歐洲社會發展危機、新冠疫情、“中產階級外交”、烏克蘭危機等21世紀以來引起普遍關注的重大熱點問題,並給予學理性解讀,是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西方怎麼了?”“西方向何處去?”的一部可讀性強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