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成立的第一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從一開始就命運多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經歷和《凡爾賽和約》的嚴苛條款給國家和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左翼和右翼的激進思潮破壞了人們對民主國家的信任,嚴重的通貨膨脹和逐年升高的失業率更是讓共和國深陷危機。存續的十余年中,它曾多次嘗試克服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引發的動亂,推動政體和經濟改革,但收效甚微。隨着希特勒上台掌權,內憂外患之下的魏瑪共和國走向了終結。權力向希特勒的轉移是否可以被避免?魏瑪共和國是否可以被拯救?它是否因其內在的必然性而註定失敗?人們至今仍在激烈地爭論這些問題。《魏瑪共和國》生動地描述了1918~1933年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層面,用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筆調給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答案。
[德]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德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史學家之一,聯邦大十字勛章獲得者。從1991年起直至榮休,他在柏林洪堡大學擔任現代史教授。2014年,他獲得漢斯·林吉爾基金會頒發的歐洲政治文化獎,並於2016年獲萊比錫歐洲圖書獎。
楊麗,北京大學德語文學碩士,維也納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歐洲華文筆會副會長。2019年經奧地利總統批准,楊麗博士榮獲奧地利共和國金質貢獻勛章,主要表彰她在將奧地利職業技術教育系統推介到中國的過程中,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李鷗,北京大學德語文學學士,維也納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曾受聘于中山大學講授歐洲文化史。主要研究德奧歷史和音樂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