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學是一門追求在生活中契入良知、發揮良知作用的學問。本書以中國哲學整體為視野,以二程、朱子、陸象山等為參照,以現實的人為根本關懷,以把握宗旨、以意逆志為具體方法,以本體、工夫關係為主線,以陽明晚年思想為歸宿,對陽明學展開了全面、深入解讀。解讀所得的主要新觀點為:對陽明而言本體是展現在現實世界中的規範性力量;工夫是一元兩層本體工夫;即用是體是陽明體用論乃至整個思想的特色;知行合一包含本來合一、能夠合一和應該合一三層意思;心即理包含性理直接出於心和性理統攝事物之理兩層含義;良知與天道是既一體又同構的關係;陽明工夫論的內在理路是簡易與真切的互蘊;“良知”意味着即用是體;無善無惡包含無所謂善惡和自然好善惡惡兩項含義;真誠惻怛對陽明思想具有總結性意義;等等。
傅錫洪,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宋明儒學、東亞儒學和儒家宗教性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