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周作人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較之此前之作,內容上有些新的成分。正如作者所說,「『聖像破壞』與『中庸』夾在一起」,這使我們想起他講的自己身上兼有「紳士鬼」和「流氓鬼」來。這里「關於鬼神,家庭,婦女特別是娼妓問題,都有我自己的意見在」,周氏以由性心理學建立的道德觀涵蓋男女兩性,但女性沒有社會保障,多處受害者地位,所以尤其關注這一方面,而對女性之不幸遭遇,無論是經歷上的還是心理上的,特別予以同情。
周作人(1885-1969),原是水師出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只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藝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時候才行,如各門已有了專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了。因為無專門,所以不求學但喜歡讀雜書,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點事情而已。所讀書中於他最有影響的是英國藹里思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