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同《三國演義》、《水滸》、《金瓶梅》齊名,合稱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它們都不是作家的個人創作,那時中國小說界遠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個人作家。羅貫中或放耐庵可能是《三國》或《水滸》小說的最早編定者,在他們之后至少一百年,才有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刻本如《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元年刻本。
本書以內閣文庫藏本作底本,校以后刻本。后刻本基本以前者為藍本,在刊刻時糾正了個別錯訛,但也出現某些新的刻誤。
本書是《西游記》僅存的4種明刊本之一,藏於日本,國內只有后刻本。現存明刻本,僅此一種有評,清代的評本,又多從佛學角度上作評,所以本書又是唯一的從文學角度上作評的評本。評語對小說結構、人物性格、語言作了精辟的論述,妙語如珠,時時令人會心發笑,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