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農業科學家。他編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內容豐富、規模巨大的農業生産技術著作,是我國古代“四大農書”之一,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涉及面極廣,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産,以及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時,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各種家禽、家畜、魚、蠶等的飼養和疾病防治,幷把農副産品的加工(如釀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産等形形色色的內容都囊括在內。 本書爲其譯注本,適合農業相關讀者以及古籍愛好者閱讀。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農學名著。本書共十卷,詳細記述了古代農副業生産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幾乎囊括了古代農家經營活動的全部內容,堪稱爲一部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百科全書。繆啓愉先生是國內研究《齊民要術》的權威學者,與其子繆桂龍一起對《齊民要術》作了全面校勘整理,幷予以注釋和翻譯。本書堪稱目前國內最佳的《齊民要術》整理本和譯注本。
作者簡介:
賈思勰,北魏時人,漢族,益都(今屬今山東省壽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國北魏末期和東魏(公元六世紀),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是中國古代杰出的農學家。爲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表彰他對人類所作的巨大貢獻,臨淄區在淄博市齊城農業高新開發區——萬畝農業示範園內建館以志紀念。
章節試閱
雜說*
夫治生之道,不仕則農;若昧于田疇,則多匱乏。只如稼穡之力,雖未逮于老農;規畫之間,竊自同于“後稷”。所爲之術,條列後行。
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假如一具牛,總營得小畝三頃一一據齊地大畝,一頃三十五畝也。每年一易,必莫頻種。其雜田地,即是來年穀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秣飼牛畜,事須肥健;撫恤其人,常遣歡悅。
觀其地勢,幹濕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餘地。務遣深細,不得趁多。看幹濕,隨時蓋磨著切。見世人耕了,仰著土塊,幷待孟春蓋,若冬乏水雪,連夏亢陽,徒道秋耕不堪下種!無問耕得多少,皆須旋蓋磨如法。
[注釋]
(1)“後稷”,這當然不是指後稷這個人,也許是當時流傳著的托名後稷的農書,或者是農業生産的方法,好像《泛勝之書》(簡稱《泛書》)提到的“後稷法”。
(2)一具牛:具,通“犋”,北方耕地使用畜力的能量單位。通常以兩牛或兩牛以上共拉一犁爲“一犋”;大牲畜一頭能拉動一張犁,也可叫一犋。
……
雜說*
夫治生之道,不仕則農;若昧于田疇,則多匱乏。只如稼穡之力,雖未逮于老農;規畫之間,竊自同于“後稷”。所爲之術,條列後行。
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假如一具牛,總營得小畝三頃一一據齊地大畝,一頃三十五畝也。每年一易,必莫頻種。其雜田地,即是來年穀資。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秣飼牛畜,事須肥健;撫恤其人,常遣歡悅。
觀其地勢,幹濕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蕎麥地,次耕餘地。務遣深細,不得趁多。看幹濕,隨時蓋磨著切。見世人耕了,仰著土塊,幷待孟春...
目錄
前言
校譯體例
齊民要術序
雜說
齊民要術卷第一
耕田第一
收種第二
種穀第三 稗附出,稗爲粟類故
齊民要術卷第二
黍穄第四
梁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種麻第八
種麻子第九
大小麥第十 瞿麥附
水稻第十一
早稻第十二
胡麻第十三
一種瓜第十四 茄子附
種瓠第十五
種芋第十六
齊民要術卷第三
齊民要術卷第四
齊民要術卷第五
齊民要術卷第六
齊民要術卷第七
齊民要術卷第八
齊民要術卷第十
附錄:西漢、魏晋、後魏度量衡畝折合今製錶
前言
校譯體例
齊民要術序
雜說
齊民要術卷第一
耕田第一
收種第二
種穀第三 稗附出,稗爲粟類故
齊民要術卷第二
黍穄第四
梁秫第五
大豆第六
小豆第七
種麻第八
種麻子第九
大小麥第十 瞿麥附
水稻第十一
早稻第十二
胡麻第十三
一種瓜第十四 茄子附
種瓠第十五
種芋第十六
齊民要術卷第三
齊民要術卷第四
齊民要術卷第五
齊民要術卷第六
齊民要術卷第七
齊民要術卷第八
齊民要術卷第十
附錄:西漢、魏晋、後魏度量衡畝折合今製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