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乃中國僧人著述中唯一被奉為"經"者,其主要內容,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講堂傳法授戒的記錄。與《金剛經》、《維摩經》、《心經》等流行廣泛的佛教經典都有為數眾多的註釋本不同,在《壇經》流行的千餘年間,國內禪門為之作注者蓋鮮。近代以來至於近年中,國內外才湧現出眾多的《壇經》註釋之書,不下數十種。但在各種註釋中,丁福保的《六祖壇經箋注》是內容最為豐富、徵引最為廣泛、解說相當全面、理解較為可靠的一種。本書還採集了唐宋以來,眾多高僧大德對《壇經》的精彩評論,內容涉及六祖身世以及《壇經》的心要、核心術語的解說與分析、參禪的用功方法、禪淨之爭的會通等,生動、鮮活地展示了禪門之中不同時代、不同語境下對於《壇經》的不同闡釋與解讀。相信對於現代人閱讀《壇經》,應該會有啟發。
章節試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丁福保箋注]
行事為後世所宗仰者稱祖。天竺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十八祖達磨大師。達磨於梁武帝時來中國,即為中國禪宗初祖。二祖名慧可,三祖名僧璨,四祖名道信,五祖名弘忍,六祖名惠能。
《春秋正義》曰:“三傳之義,本皆口傳。後之學者,乃著竹帛,而以祖師之目題之。”《漢書.外戚傳》曰: “定陶丁姬,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師古注:“祖,始也。丁寬,易之始師。”凡創立宗派之人,無論釋家、道家,皆日祖師。 《指月錄》四:“有期城太守揚炫之,早慕佛乘。問初祖達磨大師曰:'西天五印,師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 '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日祖。'又問:'此外如何?'師曰: '須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厭有無,於法無取。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故稱為祖。'又曰:'願師慈悲,開示宗旨。,師知懇到,即說偈曰: '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合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日祖。'”
《瑜伽論》: “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上一之一:“大師者,所謂天人之師,即十號之一。”《四教儀集注》上:“大師者,群生楷範。 ”
《正宗記》:“六祖惠能大師,姓盧氏,新興人。辭母直造黃梅東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後歸寶林寺,一日謂眾曰: '吾於忍大師處受法要並及衣缽,今汝等信根純熟,但說法要,衣缽不須傳也。'次年坐化,塔於曹溪,今南華寺是也。”
法寶,為三寶之一,諸佛所說之妙法,可以珍重如世之財寶者然,故名。 《維摩經.佛國品》: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翻譯名義集》五引《金光明玄義》曰:“至理可尊,名日法寶。”
《漢書音義》: “封土而高日壇,除地平坦日場。”
經,常也。凡載道義法制之至當不可易之書,謂之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丁福保箋注]
行事為後世所宗仰者稱祖。天竺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十八祖達磨大師。達磨於梁武帝時來中國,即為中國禪宗初祖。二祖名慧可,三祖名僧璨,四祖名道信,五祖名弘忍,六祖名惠能。
《春秋正義》曰:“三傳之義,本皆口傳。後之學者,乃著竹帛,而以祖師之目題之。”《漢書.外戚傳》曰: “定陶丁姬,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師古注:“祖,始也。丁寬,易之始師。”凡創立宗派之人,無論釋家、道家,皆日祖師。 《指月錄》四:“有期城太守揚炫之,早慕佛乘。問初祖達磨大師曰:'西天五印,師承...
目錄
導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問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禪第五
懺悔第六
機緣第七
頓漸第八
護法第九
付囑第十
附錄一 跋宗寶撰
附錄二 六祖能禪師碑銘王維撰
附錄三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附錄四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劉禹錫撰
附錄五 歷朝崇奉事蹟
附錄六 敦煌本《壇經》新校
導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問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禪第五
懺悔第六
機緣第七
頓漸第八
護法第九
付囑第十
附錄一 跋宗寶撰
附錄二 六祖能禪師碑銘王維撰
附錄三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附錄四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劉禹錫撰
附錄五 歷朝崇奉事蹟
附錄六 敦煌本《壇經》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