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的主要內容為對於原印度梵文抒情長詩、迦梨陀娑的《雲使》的蒙古文譯本的全面分析,分為緒論、版本源流、三文翻譯對照、佛經翻譯傳統、蒙古文譯本研究以及附錄中作者對於梵、藏、蒙文語譯本的拉丁轉寫和漢譯等。古代印度最偉大的古典梵語詩人和戲劇家迦梨陀娑的長篇抒情詩《雲使》於18世紀前半葉通過藏文轉譯成蒙古文。
作為梵文原本的目的語文本和蒙古文譯本的源語文本,藏文譯本的得與失直接影響了蒙古文譯本。從蒙古文譯本的語序和用詞特徵不難看得出其對藏文譯本的依附性。但藏文譯本究竟在哪些方面如何影響到蒙古文譯本,以及這些影響與梵譯藏過程中的問題又有何關聯?本書在《雲使》的梵、藏、蒙古三種文本的逐字逐句比較基礎上,解析蒙古文譯本所受藏文譯本的具體影響,並在梵、藏文本的對照中找出造成這些影響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