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軒詞疏證》一書的緣起,是梁啟勳的長兄梁啟超先生在1928年夏著手撰寫辛棄疾年譜,並擬將稼軒詞系於年譜中,這個工作開始不久,就隨著梁啟超的生病和去世而中斷。梁啟勳“繼伯兄未竟之業”,從1929年10月開始屬稿,于當年12月將《稼軒詞疏證》完稿。因此本書體例上明顯體現出兄弟二人合作的特徵:每首詞下,先列校勘,其中既有梁啟超的飲冰室校勘,也有梁啟勳的校勘;然後是飲冰室考證;最後是梁啟勳的考證,即“啟勳案”。所以此書“能繼飲冰未竟之業,而補苴訂正之功尤不可沒”。全書考證詳贍,實際上是第一次對稼軒詞進行全面的系年與系地的整理研究;抑且搜羅宏富,將宋四卷本、信州十二卷本及辛敬甫從《永樂大典》輯得之補遺集合詮次,並於《清波別志》輯錄一首,共收稼軒詞六百二十三首。這與六十多年後鄧廣銘先生《稼軒詞編年箋注(增訂本)》的六百二十九首之數相比,也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數字了。本次出版,以1977年臺北廣文書局《國學珍籍彙編》影印梁氏曼殊室刻本為底本,簡體橫排,並加以新式標點,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