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創始人。著有《夢盼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性衝動”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裳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影響,後人譽之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對整個20世-紀的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醫學、心理學等許多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響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自我與本我》收錄了弗洛伊德後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及《自我與本我》,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
其中的《自我與本我》發表於1923年,是弗洛伊德最後一篇重要著作,被公認對人的心理及其活動做出了新穎的、革命性的描述。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自我與本我》選入弗洛伊德後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與本我》。這三篇著作比較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弗洛伊德晚年成熟的理論,也是他後期對整個人的心理所作哲學思考的結果。與其早期研究相比較,這三篇著作尤其顯著地體現了他在理論研究上達到的較高成就。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自我與本我》選入弗洛伊德後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與本我》。這三篇著作比較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弗洛伊德晚年成熟的理論,也是他後期對整個人的心理所作哲學思考的結果。與其早期研究相比較,這三篇著作尤其顯著地體現了他在理論研究上達到的較高成就。
章節試閱
第三章其他人對集體心理生活的論述我們已經以介紹的方式運用了勒邦的觀點。因為它在重點強調無意識的心理生活方面與我們自己的心理學觀點十分吻合。不過,我們現在要補充說明的是:其實,勒邦的論述並沒有什麼新東西。他對集體心理的種種表現所說的一切貶損的話,早已由他以前的人們同樣清楚同樣充滿敵意地說過了。從我們最早的文獻中便可看到,一部分思想家、政治家和著作家們曾用同一個調子重複過這些內容。勒邦最重要的兩個論點,即在集體中智力功能遭到集體抑製而情感性得到增強,不久前已由西蓋勒(Sighele)系統地闡述過了。實際上,剩下的那些被看作勒邦的獨立見解的東西,就是對無意識的看法以及提倡與原始人心理生活作比較的觀點。然而,甚至就連這些思想在勒邦之前也已時常有人間接提到過了。
不過,另外要指出的是,勒邦和其他人對集體心理所作的描述和估價也決非毫無爭議。當然剛才提到的一切有關集體心理的現象無疑是正確觀察的結果,可是我們還可能區分出集體的另外一些表現形式,它們有著恰恰相反的作用,而且根據它們,必定應該對集體心理作出更高一點的評價。
勒邦自己也曾打算承認:在某種場合,一個集體的品格要高於構成它的那些個人的品格;而且,唯有集體才能產生高度的無私和獻身精神。 “個人的利益,在離群索居的個人那裡,幾乎是唯一的動力,而在集體那裡,簡直是不為人所注目的。”(勒邦,英譯本,1920年,第65頁)其他的作者也指出了這樣的事實:唯有社會,才最終為個人制定出倫理的準則;而個人則通常是無法以某種方式來達到社會所要求的高標準的。
他們還指出,在一些非常的時刻,在一些團體中還可能產生一股莫大的熱情,它使最壯麗的集體業績成為可能。
至於智力方面的工作,事實上看來還確實應承認,要在思想領域中作出偉大的決策,要獲得重大的發現,要解決疑難的問題,就只能靠一個人迴避世人的潛心鑽研。不過即使集體的心理在智力的領域中也是能具備創造性天才的。這一點由語言本身表現得尤其顯著,此外在民歌和民間傳說等創作活動上也是如此。不過,個別的思想家或作家受他們所在集體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以及他除了使一項有別人同時參與的精神作品完善化以外是否還能作更多的貢獻,這些問題還尚未搞清楚。
面對這種截然相反的解釋,看來,集體心理學的研究似乎必定是徒勞無功的。然而要找到一條更有希望逃離這種進退維谷的處境的道路,還是不十分難的。在“集體”這個詞中或許包含一些結構極其不同的種類,必須對它們加以區分。西蓋勒、勒邦和其他一些人有關集體的論述指的是一些壽命短暫的集體,它們由某種眼前利益而將各種各樣的個人匆匆地聚集起來。他們的論述無疑深受那些革命集體尤其是法國大革命集體的特點的影響。相反的論點則來源於對那些穩定的集體或社團的考慮,人們在這種集體中度過一生,而它們則體現為社會的公共機構。第一種集體與第二種集體的關係就好像一個滔天的海浪與一個海底的地隆那樣。
麥克杜格爾(Mcl30ugall)在他的《集團心理》(1920年a)一書中,正是從上述矛盾出發展開論述的。他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強調組織的因素。他說,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這種“集體”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組織,或者說根本不具備稱得上組織的東西。
他把這樣的集體稱作“人群”。不過他承認,不管怎樣一個人群要是不具備一點點組織的雛形,那就簡直無法聚集在一起。
也正是在這些簡單的集體中,可以特別容易地觀察到某些基本的集體心理事實(麥克杜格爾,1920年a,第22頁)。一些散亂的人員要形成一個在心理學意義上類似集體的東西,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這些個人之間必須有某種共同的東西,如對某個對像有共同的興趣,或在某種場合有相同的情感傾向,以及(我想在此插入:“結果是”)“某種程度的交互影響”(同上書,第23頁)。 “這種心理同質陛”的程度愈高,這些個人就愈容易組成一個集體,而集團心理的特徵也就愈明顯。
一個集體形成後產生的最顯著、最重要的後果是,它的每一個成員的情緒變得極其高漲和強烈”(同上書,第24頁)。
麥克杜格爾認為,在一個集體中,人們的情緒會高漲到他們在其他場合很少能達到或從未有過的程度。對這些人們來說,完全任自己受情感的擺佈,因而徹底被集體所吞沒直至失去自己的個性局限感,乃是一件快事。麥克杜格爾用他所謂的情緒直接誘導原則來解釋這種使個人如此地受一個共同的衝動左右的方式,這個隋緒的直接誘導原則是經過原始的交感反應,亦即我們早已熟悉的情緒感染而產生作用的(同上書,第25頁)。事實上,對某種情感狀態記號的感知很可能自動地在感知它們的主體心中引起同樣的情感。如果同時具有同樣情感的人愈多,那麼這種自動的強迫現象就愈強烈。個人完全喪失了他的批判能力,而使自己陷入同樣的情感之中。不過在此同時他也會使那些曾給他如此影響的人們變得更加興奮。這樣一來,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會使個人的情感負荷大大增強,這種被強迫去做和他人一樣的事、去和眾人保持和諧的現象,在本質上必定有某種東西在發生作用。越是粗野、越是素樸的情緒衝動,在一個集體中越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傳布(同上書,第39頁)。
從集體中產生的其他一些影響對這種情感強化的機制也非常有利。一個集體給個人以這樣一種印象,即集體是一種無限的力量和難以克服的威脅。集體暫時地取代了整個人類社會。
人類社會是權威的行使者,它的懲罰使個人感到不勝畏懼,因而處處抑制自己。在他看來,使自己與集體對立顯然是十分危險的,最安全的辦法是效仿周圍的人們,甚至可以不惜與豺狼為伍。由於服從新的權威,他可能會喪失以前的“良心”,完全地沉溺於因取消種種抑製而自然帶來的極度的愉快之中。因此,總的說來,一個個人在集體中會做出或嘉許那些他以前在正常生活條件下所避免的事情,這並不是很出乎意料的現象;從而,我們甚至可望略微澄清一下通常為“暗示”這個謎一樣的詞所掩蓋著的含混不清之處。
麥克杜格爾並不反對在集體中智力受到集體抑制的論點(同上書,第41頁)。他說,智力低下的人會把智力較高的人拉到他們自己的水平上,智力高的人的行動會受到阻礙。原因之一是,情感的強化一般說來會給正常的智力工作造成不利的條件;原因之二是,個人受到集體的威嚇,他們的精神活動是不自由的;原因之三則是每一個個人對自己行為所應有的責任感普遍下降。
P107-111
第三章其他人對集體心理生活的論述我們已經以介紹的方式運用了勒邦的觀點。因為它在重點強調無意識的心理生活方面與我們自己的心理學觀點十分吻合。不過,我們現在要補充說明的是:其實,勒邦的論述並沒有什麼新東西。他對集體心理的種種表現所說的一切貶損的話,早已由他以前的人們同樣清楚同樣充滿敵意地說過了。從我們最早的文獻中便可看到,一部分思想家、政治家和著作家們曾用同一個調子重複過這些內容。勒邦最重要的兩個論點,即在集體中智力功能遭到集體抑製而情感性得到增強,不久前已由西蓋勒(Sighele)系統地闡述過了。實際上,...
目錄
超越唯樂原則
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
自我與本我
附錄(一)描述性的和動力學的無意識
附錄(二)力比多的大量儲存器
書目索引
超越唯樂原則
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
自我與本我
附錄(一)描述性的和動力學的無意識
附錄(二)力比多的大量儲存器
書目索引